□靳改清
小时候最快乐的一是过新年,二是过端午,三是过中秋。不过我最喜欢的是过端午。
记得那时的端午节正是最忙碌的时候,一边要忙着收麦子,一边要照顾小孩子的情绪过好端午节。别人忙不忙我不太记得了,但清楚地记得妈妈是最忙碌的。早上要趁着小孩子还在沉睡,把花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腕上,说有避邪的功效(过了一个月后要把它剪去,扔到下水道里,说是百病消除),然后就是忙着烫面、发面,炸菜角、油条、糖糕。等我们都起来后,桌上已经摆好香喷喷的菜角、糖糕和油条了。
妈妈纺线是一把好手,搓出来的线又匀称又结实,经常有邻居过来请教,妈妈总是耐心教导,碰到悟性差的也没有不耐烦。真是一位好先生!妈妈再忙也不会忘了搓花绳这件事,她说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长大。
妈妈搓的花绳花色好,我们戴出去总是惹人羡慕,所以妈妈的另一项任务就是端午来临时,指导邻居配色,然后手把手地教怎样搓的绳松紧劲一样。这样的花绳戴着舒服,而且漂亮。
那时,我的任务是拉着五色线的一头,妈妈两手将线分开,拉紧其中的两股轻轻搓动,将两股绳变成一根,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搓另外两根,最后将另一股和搓好的两根搓到一起。妈妈细长的手指捻动,长长的线在她的手里仿佛有了生命,渐渐变成了一根斑斓的花绳。
小时候,我们那里过端午是要炸菜角、糖糕、油条的。满满一筐子菜角、一盆糖糕、一盆油条上桌后,爸爸先给奶奶碗里放一个菜角,妈妈则给爸爸碗里放一个菜角,看着二人动了口,才吩咐我们可以吃了。于是,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家里孩子多,呼啦一下子,手全伸出去了。那透着甜味的面,包上翠绿的韭菜、细细的粉条和黄灿灿的鸡蛋,一口咬上去,又焦又脆的皮立刻让人眯了眼睛,再咬一口咸香美味的馅儿,真是美得要飞起来了。叫声、笑声、吵闹声引得妈妈一会儿给这个擦手,一会儿给那个擦嘴,自己却舍不得吃。而今想起,真为自己不懂得心疼妈妈而自责。如果我能起得早一点,就算帮妈妈烧烧火也行啊!可是我竟然仗着自己年龄小就贪睡,后来更是仗着妈妈的疼爱装作没看见她的忙碌!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想让妈妈也可以安安稳稳地坐在那里,看着她的女儿忙忙碌碌地为她炸一回菜角,哪怕味道不是多美。
一年又一年,我们一天天长大,看着妈妈搓花绳的手渐渐地由细长变得粗糙,脸庞由白皙变得皱纹越来越深。直到有一天,她离开了我们,再也看不见了。
每当石榴花开的时候,我总是想起她在石榴树下搓花绳的样子,就像她还在我身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