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桂林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不禁让人想起了1938年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陈赓创造性贯彻落实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于1938年7月10日在林县县城召开的纪念全民抗战一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七周年大会。历史资料证明,在全民抗战一周年之时,以这样两大历史事件为主题的纪念大会在豫北乃至晋冀鲁豫抗日前线召开,具有独特引领作用和历史意义。
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之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即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8年1月15日,蒋介石在与日本几次会战后的严峻局面下抵达洛阳,召集师长以上会议研究部署阻止华北日军南下。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120师师长贺龙、129师师长刘伯承等以及在红军改编中由第1师师长改任129师386旅旅长的陈赓参加了会议。
1938年6月11日,陈赓奉命切断华北日军增援武汉的豫北段平汉铁路,率领386旅一路向南,进入林县。当时的林县,政治、军事局面犬牙交错,形势非常复杂。
时任林县县长张守魁(字继武)是横水东窑头人,内心欢迎陈赓率部进入林县。时任一区(城关)区长牛文元(字焕章)是横水石家壑人,青年时求学于开封,较早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毕业后先是被派到豫南两县教育局任职,后调任林县第八区(横水)区长,1937年年末,又调任一区(城关)区长。
张守魁、牛文元合力引导林县上层人士努力配合、支持共产党开展工作,1938年上半年帮助中共中央北方局在林县先后开办了两期“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讲授抗日战争形势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所需经费和粮食由县政府提供。陈赓率部进入林县后,牛文元一边利用一区公署位于林县县城的优势,积极沟通、联络社会上层人士,努力协助八路军全方位开展工作;一边发挥一区社会基础较好的优势,组织全区有条件的家庭为八路军战士赶做军鞋2000多双。这对陈赓所率386旅在林县开展各项工作支持很大,也为在林县召开纪念全民抗战一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七周年大会奠定了基础。
1938年6月25日,陈赓向中共中央北方局报告了召开纪念大会的想法并通报下属各团,27日又与县政府接洽,协商筹备纪念大会事宜。
1938年7月10日,纪念全民抗战一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七周年大会在林县县城召开。首先,陈赓宣读中共中央慰问电,通报全民抗战一年来全国各战场局势和八路军对日作战的胜利捷报。接下来,八路军和林县各界代表发言。最后,张守魁将一区百姓赶做的2000余双军鞋向陈赓赠送移交。整个会议气氛热烈,人心大振。
今天,我们依然能够从由邓小平亲笔题写书名、解放军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多次出版发行的《陈赓日记》中看到,以陈赓为代表的我党领导层对这次活动组织之成功、意义之重大给予了多么高的评价:
1938年7月10日
今日补开“七七”纪念及庆祝中共17周年大会。772团、771团1营、4支、旅直全部到会,并有当地区长及群众200余人参加,会场挤得无一步余地,情绪甚热烈。我因痔疮关系,不能多说话,仅宣读中央慰问电及八路军一年胜利缴获统计,但已吃力不小。散会后,各部举行聚餐。
我们的积极动作,更吸引了群众对我们的拥护。林县县长送2000余双布鞋,全部作为慰劳品。上层分子对我们观感大有改变。我们现在组织群众团体,在林县、汤阴已取得合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