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邺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参观庙荒村遐想

□袁亭阶

庙荒村,位于林州市黄华镇,是太行山脚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过去的岁月,让人难以想象它的破败。如今,它竟然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乡村振兴的榜样村。有许多单位和普通民众慕名前来参观学习。

乡村振兴是一个时代发展的课题。 庙荒村依山傍水,依的是太行山,傍的是红旗渠的水。山著名,这水更著名。红旗渠的水是一种精神之水,是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之水。它从村旁流过,浇灌了这里的土地,也浇灌了这里的人民。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这是全国人民的宏大愿景,也是这里人民的行动指南。庙荒村众乡亲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村“两委”,特别是在庙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郁林英的带领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硬是把旧貌变新颜,一个崭新的乡村呈现在大家面前。不搞大拆大建,对原有的一砖一瓦精心雕琢,传统加现代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一条主干道虽步步登高,但平坦、整洁、宽阔,再也没有了往日或尘土飞扬、或泥泞不堪的景象。放眼红旗渠畔,尚德、自强、和谐、幸福等小院一字排开,分类别致,各有洞天。庭前花草繁茂,院中果木飘香。虽地处中原,但也颇有江南风韵。真乃小家碧玉,人间仙境。我们看到每一个村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庙荒村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群众对乡村振兴的热情,看到了乡村振兴所积聚起的蓬勃力量。

大家兴趣盎然,边走边看。偶然间,一棵硕大的皂角树映入眼帘。它腰围丈余,树冠莽莽。立足树下,顺主干仰望,一种历史沧桑之感油然而生。据记载,此树已1200余年。屈指算来,应在唐代中后期萌生。朝代几番更迭,它却屹立不倒,现在依旧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着实令人惊叹。更引人称奇的是,主干有一树洞,千年风尘,厚积沃土,不知从何处飘来一粒种子,竟在洞中生根,长出一棵别样的树来,也郁郁葱葱,就像一个乖巧的孩子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吸吮着母亲的乳汁,同时也在为母亲遮风挡雨。大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

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这棵皂角树千年不倒、千年不朽。俯视脚下,看着那匍匐在地、四处蔓延的虬龙般的树根,大家方才醒悟,那是来自大地的力量。

我们分明看得见人民群众那渴望富裕的眼神,分明感受到人民群众那一颗颗希望拥有富裕生活的心在骚动。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乡村振兴应民意、顺民心。“三农”这艘航船加力驱动,整个船队的航速必然彰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始终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基层党组织就是这棵大树的根基,根基雄壮,这棵大树一定会茁壮成长。

第三任驻村书记成了我们的义务讲解员,他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信。他心中澎湃着激情,脑子里正擘画着未来。他知道村容村貌、人居环境的改善也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以后的路更长、更艰巨、更伟大。他知道乡村振兴是乡亲们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看着满眼的新景象,仿佛吹响了向富强乡村进军的号角。我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更加现代化的新农村正大踏步向我们走来,就像那一轮喷薄欲出的朝阳,即将光芒四射把整个乡村照亮。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