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录军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传染源是病犬,通过白蛉传播。黑热病潜伏期一般为3个月至6个月,发病比较缓慢。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有长期不规则发热、进行性脾(或者肝)肿大、贫血,并伴有消瘦、咳嗽、腹泻和失眠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病犬体内有能使人感染黑热病的利什曼原虫,主要表现为脱毛、皮脂外溢以及皮肤上出现结节、溃疡和结痂,尤其以耳、鼻、脸面和眼睛周围最为显著。白蛉是一种类似蚊子的昆虫,一般为蚊子的1/3大小,雌性白蛉通过叮咬动物和人类吸食血液。每年5月至9月是白蛉的活动季节,白蛉吸血时间通常在傍晚及夜间,常隐藏在室内外阴暗潮湿的场所。
夏天是蚊虫叮咬高发的季节,出门在外,我们不仅要防蚊蝇,还要防白蛉。
黑热病可防可治,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疗黑热病一定要去正规医疗机构。来自或曾到过本病流行区的人,如果出现长期不规则发热、进行性脾(或者肝)肿大以及贫血,应及时到定点医院就诊。如有相应症状,可前去筛查、治疗,避免误诊延误病情。患者经规范治疗后,痊愈率较高,大多不会再次感染,偶有复发。
我市曾多年无黑热病病例报告,但2016年以来,黑热病在我市重新开始传播,每年均有本地黑热病病例报告。在此提醒广大居民,在户外活动时要加强个人防护,在白蛉活动季节养成不露宿、使用蚊帐和蚊香的习惯。要远离流浪犬,自觉拴养或圈养家犬。
提倡家庭安装细孔纱门、纱窗,在户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袖长裤,必要时在身体裸露部位涂驱避剂,做好身体裸露部位的防护。尽量做到人畜分居,以减少疾病的传播。有黑热病病例上报的社区(村)或犬只阳性率较高的社区(村)应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和白蛉消杀,防止白蛉的滋生和叮咬。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做好防护,杀灭白蛉,远离流浪犬,规范养犬,防止黑热病的发生与传播。
(作者系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主管医师)
本栏目由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阳市健康教育所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