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青
时光跌跌撞撞,季节来来回回,燥热的风中已有了伏天的味道。只是总有些过往,在风月里摇曳成一树的花香,在夏夜里汇聚成一草的清新;也总有些记忆,在生命里溢荡成一缕芬芳,凝结成一丝念想。
曾听说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加逐年衰退,其中的色彩斑斓将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变得暗淡无光,就像是被烈日晒褪了颜色一般,许许多多的事情都会淡忘在回忆之中。可这种念想即便是在酷暑难耐的夏日,依然如同茶的清香、酒的浓烈般萦绕身旁。因为在距离故乡千余公里外的东南闽江南岸的后岐山下那座军营里,如影随形的绿色方阵、响彻云霄的军歌号令、挥汗如雨的青葱岁月,留给我的记忆是那样的刻骨铭心,让人魂牵梦萦、昼思夜想。
趁着下雨的凉爽,心境早已浮想联翩。屈指一算,告别摸爬滚打16年的军旅生涯,转业到地方工作已整整7年。岁月蹉跎,寒来暑往,每天都在为脱下戎装后的日子东奔西跑。可不管狂风暴雨如何冲刷,工作和生活怎样忙碌,人生之途多么坎坷,一想起后岐山下“兵之初”的那段青葱岁月,便心绪难平、浑身激动,鸡血般的兴奋会涌动而出,昔日的点滴会不由想起……特别是那艰苦、紧张、充实、新奇的新兵连岁月,镌刻着生命成长里程的印记,记录着留在绿色沃土里的足迹,融入了许多不老的青春故事……
后岐山,位于素有“榕城”之称的福州东面,紧临闽江,是部队营区所在地。因为地处一片平坦开阔的洼地,三个方向被其环绕,这座不高的山在我们眼中,渐渐成了部队的代名词。
24年前的一个冬日深夜,从未出过古城安阳的我坐着绿皮火车,经过一天一夜的“吭哧”和两个小时的汽车颠簸,睡眼蒙眬地来到了军旅梦开始的地方。“到了!到了!收拾好携带的东西准备下车!”车下声如洪钟的吆喝声让我这个本不该感觉冷的北方人忍不住裹紧棉衣,提着大包小包跳下了军车。
集合、站队、端坐、点名……军营就是军营,一组连贯动作下来,让我有点儿不知所措。“你好,我是你的新战友,我来给你拎个包吧。”微弱的灯光下,一张微笑的脸凑过来,一句暖心的话让我甚是感动。他告诉我,原本接新兵要敲锣打鼓的,为了不影响营区官兵休息取消了。从那时起,我得知主动搭话的叫闯,与我是老本家,安徽凤阳人,憨厚耿直,个头比我高,比我早一天到部队。
因为要等所有的新兵到齐后才能开始集中训练,所以第二天先到的几名新兵就按照要求,由副班长组织所谓的适应性训练,其实就是让我们在训练间隙相互认识一下,对新环境不那么陌生。
闯是一个热心肠,不管哪个新战友来了,他都帮着铺床、倒水,还嘘寒问暖,让陆续到来的新兵顿感兄长般的关怀。
我很幸运,和闯分到一个新兵班,人近心更近。生活中,我们无话不谈,彼此照应;练体能,你追我赶,相互比拼;训练场,不服输赢,相互竞争;练战术,披荆斩棘,永不言败。每次5公里越野跑,我们相互约定,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不当孬兵,敢于冲锋。也正是有这样的反复较劲,新兵连考核单杠二练习时,我和闯又“杠”上了:我卷腹上32个,他就要上33个……最终,他以73个获得新兵连第一名,我以69个排在第二名,不仅为班里争了光,还得到了新兵排排长的奖励。
转眼,3个月的新训生活结束了。我与闯继续着军旅之缘,分到了一个排,只是由于专业的不同,不能再像往日那样相互鼓励,有的只是同一目标:必须让军旅生活过得有模有样,必须让短短的青葱时光成为此生的荣光。军旅生涯第一步,逐渐褪去了青涩,驻留了兵样;磨去了个性,学会了服从;除去了浮躁,扎下了稳重。酸甜苦辣中的摸爬滚打,让每一个有从军经历的人都拥有独特的刻骨铭心的回忆。
16年的军旅生活,总感觉新兵连给予我的恩赐是那么厚重。舍身忘我野蛮了强健体魄,舍我其谁文明了阳光心态,还培养了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做事风格,让我在人生路上遭遇一切艰难都能坚持不懈,赢得众人赞叹的目光。
离开后岐山7年之久,一直还未再去细看她的“容颜”。可那里的一草一木、一朝一夕,清晰如昨,经常与我梦中相见。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首首铿锵的战歌、一处处火热的场景,那段激情澎湃、经久难忘的新兵岁月,留下我今生太多难忘的青春瞬间。
在青春的“战场”上,我感受过射击场“嗒嗒”的枪声,经历过演习场“隆隆”的炮声,青春穿过迷彩,青春永不迷茫,必将长驻青春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