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蕴真
6月22日,微风送爽,太阳收敛起炙热的光芒。记者在安阳县(示范区)白璧镇南羊店村看到,绿树环绕着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房前屋后绿意盎然、花香袭人,村民或在健身广场锻炼身体,或在游园散步,一派宁静祥和的乡村美景。“‘一宅变四园’综合整治行动让群众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好,生活变得更有品质。俺村村干部接地气、干实事,改造建设了游园、活动中心,对村里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村里环境变好了,大家心情舒畅,都很满意。” 在游园凉亭小憩的村民牛玉兴高兴地对记者说。
游园不远处有一座20世纪70年代蓝砖木窗的老宅院,院墙刚整修一新,院内铺设了蜿蜒曲折的青砖小路,小路旁的花草散发着清香。“我们村变化太大了,建设得实在太好了。今年,村里又开展了‘一宅变四园’综合整治行动,看到别人家的小院整治得不错,我们也想整一整自己的老房子。村里帮我们整修了围墙,我们自己建了厕所、厨房,还准备装修一下室内的墙壁和地面,到时候再种点菜、养点花,好好享受一下退休的幸福生活。我们夫妻俩一直在河北邯郸打工,已经商量好退休回村养老。”52岁的房主李云先笑着说。
南羊店村将村里的一处破旧院落改造成村史馆和文化活动中心。村史馆里展示了南羊店村发展史等,还有牛玉兴等“五老”人员收集的老物件、传统农具。文化活动中心不仅有台球桌、乒乓球台,还有笔墨纸砚,便于村民开展文体活动,是村民学习交流书法绘画的平台,也是全县书法绘画爱好者交流学习的平台。今年春节前,村里的书法爱好者免费为村民书写了400余副对联,彰显了文明和谐的乡村风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目前,南羊店村8条主干道、67条背街小巷的路面已全部硬化,种植绿化苗木5500棵,安装太阳能灯、照明灯150个,清理残垣断壁25处,整治“空心院”12个。记者采访结束时,该村党支部书记闫玉同和村干部仍然奔忙在各个建设工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村里会变得更加美丽。
南羊店村的变化是安阳县(示范区)“一宅变四园”综合整治行动的一个缩影。该县制订了“一宅变四园”实施方案,对所有农村村庄规划区范围内长期闲置、废弃的危屋,建新未拆旧的危房,空闲院落以及残垣断壁进行全面拆除和整理,建成菜园、果园、花园、游园“四园”。建设中,安阳县(示范区)积极探索“一宅变四园”改造模式,按照“摒弃大拆大建、下足‘绣花’功夫”要求,鼓励村民盘活闲置宅院和整治残垣断壁,因地制宜,一户一策,改造成“四园”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针对闲置宅基地的权属问题,该村对零星分散的宅基地和暂时没有建房意愿的闲宅保留产权,通过村集体回收或租借,建设“四园”或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儿童游乐场;对影响村容村貌的残垣断壁和空闲院落,能拆则拆,对暂时不能拆除的进行整修,发动农村能工巧匠进行废物利用,提升村庄“颜值”。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安阳县(示范区)十分注重保留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旧宅、古建筑、古树等,让优秀的历史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逐步形成村村有特色、一村一亮点的格局。
“安阳县(示范区)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积极推进‘一宅变四园’综合整治行动,力争达到整洁美、卫生美、绿化美、特色美‘四美’建设标准,努力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截至6月24日,全县共清理残垣断壁3390处,整治‘空心院’624个,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下一步,安阳县(示范区)还要开展评选工作,对前三名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奖励,今年年底,将对评选出的10个最美‘一宅变四园’典型案例再次进行奖励。”安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瑞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