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邺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父亲的“三宝”

□崔海东

父亲退休已经17年了,现在安阳市区和我一起生活。其间工作、生活场地几经变迁,物品丢损了不少,但有几件物品虽经历了四五十年仍被父亲珍藏,我称为父亲的“三宝”。

第一件物品是一把木制算盘,保存年限58年。这是父亲19岁参加工作时,爷爷送给父亲的一把极其普通的木制算盘,由于多年练习使用,中间有几根木柱磨断了。它陪伴着父亲从小寨信用社到合涧、城关、茶店几个工作单位,也陪伴着父亲从记账员、会计员到管理岗位。算盘是当时金融人的主要计算工具,见证着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历程。现在,我的孩子也在金融系统工作,每逢家庭聚会,父亲总会情不自禁地讲起他的金融往事,当然包括他的算盘故事,那就是四则运算的自信、翻打百张传票的娴熟和市级、县级算盘能手的光荣称号。

第二件物品是凤凰自行车,保存年限58年。这是当时家中最昂贵的奢侈品,是父亲参加工作时爷爷托人在郑州买的。这辆自行车是父亲在信用社时走访附近河西、石板沟等村的主要交通工具,陪伴着父亲给当地村民送去金融服务,方便了一方百姓。调到乡镇工作后,父亲转变传统的坐门等客思想,改为骑车上门服务,被农行系统誉为“崔半街”,受到市、县金融系统表彰。至今我带朋友回村度假观光时,还有长辈提起父亲的名字、讲起父亲的故事。那种发自内心赞赏的神情,让我难以忘怀。

第三件物品是一个普通镜框,保管年限48年。这个镜框是父亲1974年5月在小寨信用社工作时,倡导重修爱民渠的奖励。河西村有一条皮定均将军修建的爱民渠,因年久失修,影响附近村民的吃水和灌溉,父亲亲自起草申请,在几经波折终获批复后,作为公选的组长,组织协调附近生产队、村民参与完成了这项工程,在当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村民代表专门步行十多里山路,到乡镇制作了镜框纪念。后来听父亲说,他在申报经济师时因为学历问题不能申报,但有这段主动为民请命参与修渠的经历,主审组认为该同志工作务实、心中有爱,被破格聘用。这是父亲多年以后认为自己是不务正业但始终引以为傲的一件事。

父亲是我工作的启蒙老师。一转眼,我在金融系统工作已经34个年头了,父亲勤奋务实、认真上进的工作作风一直激励着我。父亲是我学习的榜样,父亲身上体现的几种品质令我受用终生。

父亲的勤俭节约常令我汗颜。和父母一起生活了50多年,家里从未有过浪费的粮食、扔掉的食物,时间长了,家风的第一个传统美德就这样确立了。父亲也有大方的时候,就是老家的人或亲友邻居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家叔叔来安阳做手术、住院,父亲多次前去探望,先后送去1500多元。村里锣鼓队成立,共需要1300多元,父亲拿出了600多元。村里维修管道,长年不回老家的父亲一下子拿出了1000元钱。村里张贴的表扬公告和锦旗是对父亲的最高奖赏。

父亲与人为善的品质值得我一生学习。在几十年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从未见到父亲与人斗殴争吵。父亲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没有一个私敌,父亲认为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快都能通过正规途径解决。父亲退休后就成了居住地的义务清洁工,还种了点果树、蔬菜,免费为邻居移植菜苗、与邻居分享劳动成果成了他生活中的最大乐趣。

父亲给我念叨最多的就是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父亲常说,人生短暂而又漫长,要珍惜工作机会,恪守本分,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不为留名,只求心安。

父亲的三件物品至今还珍藏着,父亲身上体现出来的品质就是我家的传家宝,就是我家的家风,我会倍加珍惜,继续传承。以后我也会把这些故事讲给我的子孙听,让勤奋工作、本分做人、与人为善的品质世世代代传下去,努力创建和睦家庭,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