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焱
教育,已成为当代博物馆的首要职能与核心价值。作为我国唯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为传承汉字文化,中国文字博物馆开设了甲骨学堂、专家大讲堂,举办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等活动,以多种形式为广大中小学生开设第二课堂,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甲骨学堂显魅力
甲骨学堂是中国文字博物馆传承汉字文化的公益性社会教育活动阵地,每逢重要的传统节日,都会有来自我市中小学的大量粉丝,前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先后开展的“巧手迎元旦”“诗风颂雅品读经典”“粽香传情 共话文明”“劳动让生活更美好”“我与祖国共成长”等主题线下教育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参加,仅2021年就举办40余场,1200余名青少年参与其中,获得了传统文化的滋养。在活动现场,他们专注的眼神、灵巧的双手,将对汉字的热爱展现无遗。
线上课程受欢迎
2022年3月24日,受疫情影响,中国文字博物馆暂停对游客开放。然而,线下按下“暂停键”,线上依然可以很好地传播博物馆知识、汉字文化知识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3月29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甲骨文每周识字》第161期如期与广大读者见面。据统计,2021年,中国文字博物馆相继通过“字博社教”微信公众号发布汉字教育课程《甲骨文每周识字》《跟着经典学汉字》《字博说节气》《遗珍撷趣》等系列课程90余节,发布图文消息135篇,受到读者的喜爱,点击量41500人次。牛年春节,为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丰富假期生活,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展了“甲骨迎春 属你最牛”线上主题教育活动,丰富的内容、活泼的风格,让更多学生加入了汉字的研学之路,增强了他们学好中国字的信心。
研学活动受追捧
中国文字博物馆“我爱甲骨文”研学主题教育活动先后走进柏庄西街小学、飞翔中学及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内黄县宋村乡第三小学等学校,仅2021年就为17700余名学生开展了研学实践教育。研学老师通过讲解《甲骨文里的人生智慧》《舞动的汉字》课程,将文字文化带到孩子们的身边,让他们了解汉字演变历程,感受古人造字本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精神励少年”主题研学活动先后走进延安北大培文实验学校、杨家园则镇中心学校、濮阳单拐革命旧址双庙小学等学校,3500名革命老区学生参加了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中国文字博物馆弘扬传承汉字文化的平台作用,把全面普及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将丰富的研学体验活动带到革命老区,将爱国主义根植于孩子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