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学习之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媒体链接: 安阳网| 安阳日报 | 安阳少年报
 
  
2020年6月20日 星期

细心观察勤记录 立足生活选材料


□柳文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既然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要我们平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多思考,善积累,去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去发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道理,就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要想在写作时得心应手,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留心观察,细心体会

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留心观察生活。这里所谓的生活,一般指跟我们接近的、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事物。至少应该是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鼻之所嗅,手之所触,神之所思,心之所感,属于我们的小环境。对身边的人、事、物,要保持足够的注意力。特别是那些性格鲜明的人,那些动人的故事。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写作时才能将材料信手拈来。想当年,文学巨匠莫泊桑曾拜师福楼拜,在他的指点下,莫泊桑每日仔细观察,细致描摹所见之景。勤恳谦逊,反复锤炼语言,终成著名小说家。

1.观察人物的言与行,外貌、动作等细节

记叙文中描写人物,是为了再现人物的精神品质、个性特色,而这一点离不开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肖像、神态等细节的精心打磨。因此,为了在记叙文中塑造出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我们就要留心生活,细心观察人物,特别是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肖像、神态等这些细节。有了第一手材料的准备,写作时方能得心应手。

2.留心事情的经过

记叙文重在叙事,在事件中再现人物、表现主旨。因此,生活中,就要留心对所发生事件的观察和体会。生活中自己所经历的一些事情,有必要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熟知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将自己感兴趣的事像照片一样贮存在大脑中,在写作中再根据题目要求和中心需要来选择。

3.观察事物的情态与特点

记叙文中,少不了人物活动的环境、人物活动的道具,而这些环境、道具等因素,往往体现在一些具体的景物、景观和事物上。因此,生活中,我们还得注重留心一些典型的环境、气氛,注意这些因素的与众不同,用心体会这些事件的情态和特点。然后在写作时,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独特、典型的环境,以达到巧妙的烘托效果。

二、养成习惯,做好记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想让观察的内容印象深刻,在写作时灵活运用,最好的方法是养成记录的习惯。把观察到的生活积累起来,积在大脑里,积在本子上。秦牧说:“每一个热爱写作的人头脑中应该有这样一个仓库,其中装着三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观察生活的积累;一个是读书、认识、思考、思想的积累;一个是语言的积累。”

1.学会思考,形成认知

积累生活如同在粮库里存粮,但存粮的目的不是一直存下去,而是要用、要吃。吃之前就要筛选→挑剔→净化→认识。这个过程,是对积累的生活进一步筛选,进一步梳理,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我所用的过程,是素材变成思想的过程,是对生活素材的抽象和提取,是概括集中的过程,是生活向艺术升华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认识生活,用耳、用眼去分辨,用心聆听、感悟、提升,要精练,要剔除。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哪些是主流,哪些是小溪;哪些是主,哪些是旁枝;哪些是鲜花,哪些是鲜花中的罂粟;哪些是丰禾,哪些是稗草。经过这样一次次的思考,慢慢形成自己的认知。

2.善做记录,长久坚持

有了观察、积累,认知,就如同有了米面,而经过认识的生活素材已成为文章的半成品,再用语言把这些认识记录下来,也就是把这些半成品贮存下来,这样,在写作时,就可以随时将这些“半成品”变成“成品”。所以,在平时生活中,要善于将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将自己对生活的发现,包括对景的描述、对人的描写、对事的叙述……精心记录下来,长久坚持,你必定会在写作时感到文如泉涌。

三、立足生活,巧选角度抓取材料

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永远是记叙文材料中取之不尽的矿藏。自己留心生活,已积累了很多生活的素材,但写出来的文章平凡有余,新颖不足,打动不了读者。如何从自己积累的人和事出发,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来呢?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变换材料的角度,从已积累的材料中选择独特的角度来突出主题。比如,同样是写感恩母亲,有学生就另辟蹊径,选择了为生病的妈妈熬粥、喂粥的事情;同样是感恩亲情,有学生就变换选材的角度,选择了父亲用来发家致富和接送“我”去学校的旧货车和母亲天天为“我”打豆浆的豆浆机。

立足生活,就会从生活的矿藏中不断地找到珍贵的金子。而善于选择独特的角度巧妙地撷取材料,就能够更容易地写出让读者眼前一亮并为之感动的人和事。

善于选择独特的选材角度,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要选择能深度表现主题的材料。比如写以“感恩”为主题的记叙文,一般的学生或许只能选择感恩父母所给予的物质生活和生活上的关心教诲等事情写,很少有学生能拓展到父母给予我们的更重要、更深刻的东西——精神财富来写。如果能从感恩他人他物所给予的精神财富的层面上来选择材料,无疑是又开辟了选材的新途径,拓宽了选材的新空间。

本期课后练习

写作题目《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做到中心突出,叙事流畅,注意选材的生活性。写完后将作文电子版发到《安阳日报·少年》周刊编辑部邮箱ayrbxjz@126.com,我们将择优发表作品,凡是获得发表的学生均有机会免费参加安阳日报小记者公益研学活动一次。

本期主讲老师简介

柳文生,中学正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省政府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教师教育专家,省优秀教研员,全国幸福教育发展共同体秘书长,安阳日报小记者教育培训特聘专家,文峰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柳文生中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首创“绿色教研”, 主持多项省级及以上课题,出版课题成果作文辅导丛书一套,主编、参编教育类图书90余本。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网、安阳少年报、河南手机报安阳版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