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学习之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媒体链接: 安阳网| 安阳日报 | 安阳少年报
 
2020年6月20日 星期

探访彰德游园 重读古城历史

安阳日报小记者在地刻广场参观研学(资料图)

□张寅涛

彰德游园位于文峰大道,它迎着初升的太阳与西端文峰塔遥相呼应,彰显出安阳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游园里有5处人文景观,分别是彰德古城石牌坊、地刻广场、袁氏小宅、谢国桢故居和萧曹庙。现在就让我们寻访探究安阳的历史、特色古建筑,感知古城历史人文积淀,加深市民了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彰德府的由来是根据《金史·地理志》记载。公元1192年,金代把相州升为府,取名彰德府,下辖安阳、汤阴、临漳三县和林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将安阳城改筑为彰德府城。彰德游园的东大门就位于原彰德府城的东门处。彰德府城设有四个城门,东门叫永和门,南门叫镇远门,西门叫大定门,北门叫拱辰门。城墙连接着四个城门,被称作“九里一百十三步”,在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

在彰德游园东大门西处,有一个文化景观叫地刻广场。地刻广场的地面上用花岗岩打造了一幅安阳古城地图,地图上镌刻着安阳古城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行走在上面仿佛在和历史隔空对话,古城地图与彰德游园的气质相得益彰。地刻广场的地图依据的是民国二十二年编纂的《续安阳县志》中的地图,地图展现了彰德府城内的街道90多条,主干道为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东西大街全长1657米,南北大街全长1548米。两街宽度在9米以上。大街小巷纵横交错,有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称。九府是指平府、六府、铁拐府、林府、西府、洛阳府等;十八巷是唐子巷、裴家巷、仁义巷、西钟楼巷等;七十二胡同主要有大胡同、九府胡同、梯家胡同、毛家胡同等。

在彰德游园内,有一处青砖白粉砌墙,灰瓦覆顶的传统民居——九府胡同13号。九府胡同13号是谢国桢的故居。谢国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献学家、版本目录学家、金石学家、藏书家。谢国桢1925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等先生。协助梁先生编纂《中国图书大辞典》。1949年后,谢国桢执教南开大学,调中国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被聘为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顾问。

九府胡同13号现存一进四合院,清代建筑风格。进大门是一块简易的独立木质影壁,中央菱形图案中大写红色“福”字。“福”字上又有工整的“接福”两字。院落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栽种4棵百年石榴树。夏秋之际,绿叶红花,满目青翠,芬芳宜人。卵石铺就的甬道绕过影壁直通正房阶下。正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三明两暗,室内像许多老城人家一样摆放方桌条几,透露着传统民居气息。2011年谢国桢故居被列入安阳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单位名录,2012年被收入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未完待续)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网、安阳少年报、河南手机报安阳版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