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倩
安徽六安金寨县的天堂寨镇叶畈教学点,只有4位老师和34名学生,想要开足开齐课程有很大困难,而远在数公里之外的中心校专业老师,利用在线课堂给这里的学生上课,让三、四年级学生每周能上两次在线课堂英语课,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六安市的在线课堂是智慧课堂的一部分。通过技术手段,在线课堂为当地乡村教学点送去了音乐、美术、英语等8个科目的教学课程,使33万名中小学生受益,相当于补充了9800名教师,有效解决了乡村教学点教育资源匮乏与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等难题。
智慧课堂并不是新生事物,很多地方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学校、教师、学生的互联互通。四川广元的朝天第二小学与青林小学等学校结成“联盟校1对1”,在联盟校内实行“同一张课程表、同一堂线上课”,推动学生共享教育资源、老师实时开展网络教研,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了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事实证明,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共享的介入,教育信息化丰富了山村孩子的精神世界,提升了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缩小的不仅是城乡之间学生的成绩差距,更是心理差距、素质差距和思想差距。同时在乡村学校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办好农村教育,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的着力点,地方政府不妨在硬件建设上多下功夫,让智慧课堂的教育形式更加丰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有关部门还应该用好先进技术,对接当地的名校、名师,充分挖掘优质教育资源,形成教育联盟,按学生的学情给出学习方案,实现个性化分层教学,促进乡村教师成长、农村学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