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倩)“目前,我们通过户政系统经过全国比对,已经帮助4名流浪人员找到了家,回到亲人怀抱。”日前,滑县公安局留固派出所民警李国涛介绍。记者从滑县公安局了解到,新春前夕,该局为32名滞留在滑县救助管理站的流浪乞讨人员依法办理了落户手续,不但让他们拥有了户口、有了自己的新身份,成为滑县新居民,还进一步帮助其中4名人员找到了亲人。
在滑县救助管理站,有32名流浪乞讨人员,他们因为各种原因从外地流浪到滑县,被陆陆续续收留救助。“这些人虽然被妥善托养,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但因为没有户口身份,在救助中还有不小的困难,比如生病无法参加医保、不能申请低保、不能领取特困供养等,这些都是困扰救助的难题。”滑县救助管理站站长杜兰甫说。
据了解,这些人流落滑县时间长的有5年以上,短的也有3个月或半年,因为身体缺陷或精神障碍,大多不能与人正常交流,无法说出自己准确的身份信息。尽管采取了各种方式,但滑县救助管理站还是为他们寻亲无果。去年12月,接到滑县救助管理站为32名人员落户的申请后,滑县公安局高度重视,户政部门迅速行动,组织民警进一步调查核实。
“接到申请后,我们立即组织人员核查情况,并依据有关文件精神指导救助站申请了安置文件,确保在2020年年底前为32名流浪乞讨人员落户,使他们能够及时参加2021年度医保,看病就医得到保障。”滑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中队长谢静娜介绍。为了顺利落户,滑县公安局组织民政、安置机构、辖区派出所多次研究协调,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研究办理落户的具体环节和细节,确保及时顺利落户。
针对此类群体的特殊性,滑县公安局开辟绿色通道,组织民警上门服务,用一周时间完成各种材料的调查核实,由户籍民警将申请材料全部提交审批,并逐一为32名流浪乞讨人员办理了身份证。“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依托全国人口数据库,帮助更多人找到他们的亲人和家。”滑县公安局副局长李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