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阳气上升、阴气下降,气温逐步降低,万物渐失生机,天气转入严寒。此时昼夜温差加大,寒冷天气可能引发感冒等季节性疾病。养生当遵循蛰伏闭藏规律,以温补护阳、调畅情志为要,为抵御严寒蓄力。因此,此时做好养生保健至关重要。
养阳固表 适度运动
小雪节气养生首重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与抗寒能力。首先要保证充足睡眠,遵循“早睡晚起”的原则,尽量在22时前休息,让身体充分蓄养阳气。其次,中医有“动则生阳”之说,可进行温和舒缓的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耗伤阳气。
避汗伤风 循序渐进
此节气气温渐降,着装应顺应体感,逐步加衣,遵循“穿衣不出汗”的原则。避免因衣物过厚导致汗孔大开,使风邪寒气乘虚而入,反而容易引发感冒等疾病。
滋养脏腑 温补益肾
小雪时节,天气阴冷、日照减少,饮食宜温补以御寒气,如羊肉、牛肉等温性食材,有助于驱寒暖身、增强体力。同时,还应多吃益肾固精食品,如腰果、芡实、山药、栗子、白果、核桃等,滋养脏腑、固本培元,顺应冬季“藏养”之道。
疏解低落 恬淡安静
情志调养方面,中医强调入冬后要“恬淡安静、寡欲少求”,让神气内收,利于养藏。冬季万物凋零易使人触景生情、郁郁寡欢,可多参加娱乐活动,如散步、下棋、品茗等,以消除低落情绪,振奋精神。
小雪时节天地闭塞、寒邪渐盛,从起居、着装到饮食、情志,皆需紧扣“闭藏”“温补”核心。顺应节气规律调理,方能让身体蓄足能量,安稳适应寒冬。
(本报记者 郭凡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