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法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以案件“精加工”守护司法公正

——记林州市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张庆云

工作中的张庆云

□本报记者 侯沛丽 文/图

在检察战线上,她以细致入微的审查还原案件真相,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打磨每一起案件,以扎实的业务能力守护司法公正。她就是林州市人民检察院建筑业检察室主任、一级检察官张庆云。2011年进入检察院工作以来,张庆云辗转技术、民行、未检、侦查监督、职务与经济犯罪检察等多个岗位,始终秉持着对法律的敬畏与对公正的追求,将工匠精神融入刑事检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的深刻内涵。11月17日,记者走进该院,采访张庆云的办案故事。

精益求精

以优秀案例彰显履职担当

十余年刑事检察生涯,上千起案件的锤炼,张庆云始终将案件质量视为生命线。她严谨细致地审查每一份证据,精准把握每一条法律条文,确保所办案件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值得一提的是,张庆云承办的多起案件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标杆。2024年以来,她承办并撰写的张某某受贿、洗钱案例分析被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公众号刊发,为打击洗钱犯罪提供了实践参考;她主办的王某等48人销售假药案,因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法律适用准确,获评省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有力震慑了危害药品安全犯罪;她总结的服务建筑企业司法保障经验及相关案例,被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作为经典案例转发,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了检察智慧。

这一连串成果,是对张庆云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生动的注脚。

在打击涉税犯罪领域,张庆云更是展现了敏锐的洞察力和坚韧的办案毅力。在办理刘某涉税案件时,她深挖细查,成功追诉了漏犯张某超。面对张某超及其上线刘某均“零口供”的僵局,她毫不气馁,多次牵头召开联席会议,与侦查人员深入研讨,精准引导侦查方向,最终查明了张某超虚开发票非法获利777万余元的犯罪事实。她还通过精准分析资金流向,结合张某超及家人名下财产查询情况,成功查封其名下多地房产十余套,其违法所得通过司法拍卖被成功追缴,为国家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

鉴于其在打击涉税犯罪方面的突出贡献,2025年3月,张庆云受到国家税务总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等七部门联合通报表扬,被评为“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成绩突出个人”。

深钻细研

以理论调研提升履职质效

张庆云深知,新时代的检察官不仅要能办案,更要成为善思考、懂研究的“专家型”人才。针对办案中遇到的热点、难点及存在争议的法律问题,她积极展开理论研究,笔耕不辍,撰写了10余篇高质量的调研文章,《中间人截贿行为分析》《浅议有期徒刑与拘役刑如何并罚问题》《论持有毒品的“数量”与“情节”的关系》等调研文章,视角独特,分析深入,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同时,张庆云注重总结提炼办案经验,她撰写的龙某行贿、串通投标案和郑某贪污案等案件的经验材料被省人民检察院转发推广;3篇案例小故事、2篇经验材料在《法治日报》《检察日报》《河南日报》等媒体上发表,有效传播了检察声音,分享了林州经验。

从青涩到成熟,从普通干警到业务骨干,张庆云在检察沃土上辛勤耕耘了十余载。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入选全省经济犯罪检察人才库、林州市服务建筑业先进个人……一项项荣誉,记录着她的成长与付出,也见证着她对检察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