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金融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引金融活水 润山乡民宿(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看邮储银行安阳市分行妙笔添彩“中国画谷”

该行工作人员正在给杨凯(左)介绍金融产品(邮储银行安阳市分行提供)

□本报记者 牛静

太行深处,冬风拂峦。依托国家5A级景区太行大峡谷的生态禀赋与人文底蕴,林州市石板岩镇已汇聚农家乐民宿300家,成为当地文旅产业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这里的写生基地又素有“中国画谷”之称。

近年来,邮储银行安阳市分行积极响应《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金融支持休闲农业综合服务方案》要求,以精准化服务为笔、以创新型模式为墨,为石板岩镇民宿产业注入金融活水,推动其从零散经营向集群升级跨越,共同勾勒出“中国画谷”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精准滴灌:10万元到180万元的蜕变,激活个体发展动能

“从最初一个农家小院的10万元创业贷款,到如今180万元授信支持4处场地扩建,邮储银行的‘及时雨’,让我的民宿彻底告别‘小打小闹’,走上了规模经营的‘快车道’。”11月17日,林州市太行山写生产业协会会长、石板岩镇东弘餐饮公司负责人杨凯谈及创业历程,对邮储银行的支持赞不绝口。他的经历,正是邮储银行精准滴灌培育经营主体的鲜活缩影。

针对当地民宿经营者“起步缺资金、升级缺支持”的核心痛点,邮储银行将农户、商户列为重点扶持对象,创新推出“一户一策”服务机制:通过上门走访评估经营者信用状况,灵活设置贷款期限与还款方式,精准匹配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从初期创业的“启动资金”,到扩大规模的“升级资金”;从硬件改造的“基建资金”,到服务提升的“运营资金”,邮储银行安阳市分行的金融服务始终与经营者成长同频共振,有效激活了个体民宿的发展动能。

模式创新:“协会+金融”破局,释放产业聚合效应

“以前单体民宿抗风险能力弱、融资成本高,遇到旺季想扩规模不敢放手。加入协会抱团发展后,邮储银行的批量授信让我们彻底‘轻装上阵’。”杨凯介绍,该协会目前已覆盖141家民宿会员,而邮储银行安阳市分行创新推出的“协会+金融”模式,正为这一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发展动力。

在具体实践中,邮储银行安阳市分行打出组合拳:针对协会会员定制专属贷款方案,单户授信额度最高达400万元,既能满足微小型民宿日常周转需求,也能支撑中大型民宿扩建计划,切实为经营主体降低融资成本;创新推出“多收多贷”场景金融模式,将商户日常收单流水转化为信贷资源,形成“经营越好、授信越足”的良性循环,为产业发展持续赋能;聚焦2025年部分经营者启动资金短缺的难题,专门开通绿色通道,将贷款审批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确保“资金随需而至”,及时化解经营者的燃眉之急。

生态协同:从“金融输血”到“全链赋能”,打造乡村振兴典范

“金融活水不仅要滴灌产业,更要润泽整个生态。”邮储银行安阳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始终深化与地方政府的协作,构建起“金融+产业+治理”的共赢生态,推动民宿产业从“单一住宿”向“文旅融合”深度升级。

在政策支撑上,对协会会员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款”的绿色通道服务,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在资源整合上,依托协会纽带链接交通、景区、保险等多方资源,推动写生基地配套设施提质升级,吸引年均写生师生数量持续攀升;在品牌赋能上,通过金融支持民宿标准化改造、特色文化植入,助力“中国画谷”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如今,石板岩镇已形成“金融扶持—产业升级—就业增收—区域振兴”的良性循环,直接带动周边就业超千人。

成效显著:6000万元信贷投放,书写“画谷”增收答卷

截至2025年10月,邮储银行安阳市分行在石板岩镇本年累计投放民宿产业信贷超6000万元,助推当地民宿产业收入实现年均10%以上的稳定增长。从太行大峡谷深处的“零散农院”,到如今抱团发展的“300家民宿集群”;从满足基本需求的“简单食宿”,到涵盖写生研学、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的“多元业态”,石板岩镇的华丽蜕变,生动印证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金融支持休闲农业综合服务方案》中“金融活水润产业、聚合生态促振兴”路径的可行性。

作为金融支持休闲农业的实践范本,邮储银行安阳市分行的石板岩模式以“主体分层服务、产业金融融合、科技赋能提效”为核心,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未来,邮储银行安阳市分行将持续让金融活水润泽山乡,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