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指尖非遗”秀出别样精彩

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岩家窑陶艺文创手作

□本报记者 高倩 文/图

“这款非遗作品配色绝了,好喜欢。”10月7日,殷墟景区手作工坊内热闹非凡,非遗陶艺、陶瓷笔洗、掐丝珐琅冰箱贴、宋锦发夹等手作整齐陈列,独特的传统韵味引得游客纷纷驻足,不时发出惊叹。

展台后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岩家窑陶艺传承人王效红,正专注地为陶瓷手作上色。她左手托着晾干的坯体,右手持笔蘸取颜料细细涂抹,最后以金粉点缀——片刻间,一件泛着金光的“妇好鸮尊”便跃然眼前。“从炼泥到成型,我们守着整套老手艺。”王效红一边忙活,一边向记者介绍,这是他们首次参与国庆文旅活动,为让游客快速感受制陶乐趣,团队反复打磨流程,最终定下十多分钟就能上手的极简操作步骤。

透明展盒里,亚长牛尊、司(后)母戊鼎、妇好鸮尊等仿青铜陶艺作品排列得满满当当,生动还原殷商器物,将千年历史展现在游客眼前。“我们特意把安阳元素融进去,让更多人了解到本地文化,也让手作具有专属记忆点。”王效红说,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碰撞出的这些作品,成了游客眼中的“香饽饽”。

活动现场,不少游客按捺不住好奇,纷纷上手体验。在手工艺人的指导下,有人修剪专属图案,有人写下趣味甲骨文字,通过亲手制作的非遗手作,大家真切触摸到传统技艺的温度。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个假期,殷墟景区特意引入非遗代表性项目,让游客在动手体验中“解锁”非遗创作的乐趣。这些带着安阳印记、透着岁月质感的手作,不仅是一次沉浸式体验,更搭建起与千年殷商文明对话的桥梁,让古老文明在指尖流转中,深深印刻在每个人的记忆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