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婧瑜)城市治理现代化,不仅需要管理者的精心“绣花”,更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8月26日,市城市管理局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聘任仪式,来自社会各界的百名热心市民正式“持证上岗”,拥有了一个共同的新身份——城市管理社会监督员。现场座谈中,城市管理者与社会监督员“零距离”沟通,共同为提升安阳城市颜值与品质建言献策。
“作为人大代表,我从事基层社区工作,能听到更多群众的声音。很荣幸成为城市管理社会监督员,我会尽心尽责,为城市管理‘支招’。”人大代表赵红霞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期待。这张聘书,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当天,和赵红霞一样接过沉甸甸聘书的,共有100名社会监督员。他们之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媒体记者、人民教师,也有普通的沿街商户和社区居民,他们将代表广大市民,为城市颜值和秩序“挑刺”“支招”。
“希望我们能够增加更多开放绿地,通过规范化管理让百姓享受城市绿意。”
“餐厨垃圾的存放点选址应更加科学,实现精准管理,以此提高安阳旅游城市的整体形象。”
从市容环境卫生到市政设施维护,从违法建设治理到维护执法队伍形象,监督员们观察细致、提问犀利、建议中肯。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认真聆听、详细记录,并不时与大家互动交流,现场对问题予以回应。
“人民城市以人为本,聘请社会监督员是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共治、共建、共享’的关键一步。”面对监督员们的热情和真知灼见,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有生现场表态,“社会监督员就是安阳城市管理的‘眼睛’和‘耳朵’,大家发现的问题更及时、视角更独特、建议更‘接地气’。对于大家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我们将条条有回应、件件有落实。这些意见也是我们改进工作、优化决策的重要依据,绝不搞形式、走过场。”
据悉,此次市城市管理局聘任第四届城市管理社会监督员,这批社会监督员“持证上岗”后,将对市容环境、执法行为、工作效率等进行监督和评议,以多种渠道直接向城管部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通过社会监督员的监督和支持,市城市管理局能够在提升服务能力、展示对外形象等方面实现改进和提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城市管理服务,助力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