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严查“注水”证书 维护市场公平

本报讯 (记者 李慧)认证证书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合格证”,更是市场竞争的“信任证”。但若认证过程“走样”、证书随意“注水”,不仅误导消费者,还加剧市场不公。连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我市12家获得自愿性认证的企业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通过“远程+实地”组合出拳,筑牢认证真实性防线。

检查前,执法人员已通过国家认证行政监管系统进行认证信息核实,调取认证证书明细、审核签到记录、人员资质等信息,结合认证机构公开数据及行业特征开展多维度研判,为现场核查精准“导航”。

进入企业后,执法人员运用“望、闻、问、切”四步工作法展开深入查验:“望”,仔细翻阅企业的体系文件、认证合同、记录档案、企业资质文件及行政许可资料等是否符合要求;“闻”,与管理代表、一线员工面对面交流,了解体系运行与认证过程是否规范;“问”,深入生产现场,核实认证审核与企业实际是否“表里如一”;“切”,对发现的疑点立即固定证据、签字确认,确保问题线索有迹可循。

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还同步开展普法宣传,向企业介绍常见认证违规类型与举报渠道,帮助企业增强辨别能力;积极推广“认证贷+”等创新融资模式,通过信用赋能破解轻资产企业融资难题,实现“严监管”和“暖服务”的有机结合。

“此次行动有效提升了认证机构和获证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认证活动事中事后监管,推动认证行业真正成为公信力的传递者、市场健康的守护者。”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