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党建·政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全国残特奥会冠军杨佳凡、靳小欢:

用亲身经历鼓舞更多人勇敢追梦

杨佳凡(右三)和靳小欢(右一)现场指导集训队员

□本报记者 魏兰 文/图

“身体,稳住!”“视线,向前看!”7月15日,骄阳似火,安阳示范区飞翔中学操场上热浪蒸腾,参加安阳市残疾人运动员2025年暑期集训自行车项目的队员们正在奋力骑行。刚刚在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全国残特奥会)自行车赛赛场载誉而归的运动员靳小欢和杨佳凡走到队员们身边,一边指导动作要领,一边给予鼓励。

靳小欢的自行车之路始于2018年夏天。当时21岁的靳小欢被汤阴县残联推荐参加自行车项目集训,可左上肢残疾的她在掌握平衡上遇到了很大困难,每一次骑行都充满艰辛,摔跤是家常便饭。训练场上摔得青紫的膝盖、深夜操场角落压抑的啜泣以及无数次涌起的放弃念头,是她最初的训练记忆。

转机出现在进入省集训队后。教练们的悉心指导和师姐们的温暖鼓励,给了靳小欢坚持下去的勇气。2018年第一次参加省残运会,虽未获奖牌,但赛场上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和赛后真诚的掌声,让靳小欢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归属感。自此,她更加专注于训练,每一次跌倒都在磨炼着她的意志。2021年全国残特奥会,她以惊人的意志力一举夺下C5级女子500米、3公里及女子团体竞速3枚银牌以及公路15公里计时赛、公路70公里大组赛的两枚铜牌。此后她更是一路奋进,2025年全国残特奥会自行车赛,她在C5级女子捕捉赛获得金牌、女子团体竞速赛获得银牌、场地3公里和公路70公里获得铜牌。

杨佳凡的故事,始于16岁那年的抉择。“当年,我同时被乒乓球队、田径队和自行车队的教练选中,犹豫再三后选择了自行车队,可训练的第一天我就后悔了!”杨佳凡回忆说,因脑瘫导致身体障碍,她甚至无法独立跨上车座,每次训练开始和结束,都需要教练将她抱上抱下,那份手足无措令她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虽然身体受限,但只要目标坚定地冲向终点,你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教练的耐心指导与坚定鼓励成为她坚持下去的支撑。十年间,杨佳凡在赛道上刻下闪亮轨迹,2018年全国残特奥会,她夺得女子C1级公路10公里个人计时赛金牌、公路45公里大组赛银牌。2021年全国残特奥会,她再创辉煌,获得C1级女子场地3公里金牌、场地500米银牌、公路10公里计时赛银牌、公路45公里大组赛金牌。2025年全国残特奥会自行车赛,她更是一人勇夺6枚奖牌,包括女子C1级场地3公里银牌、女子团体竞速赛银牌、场地500米铜牌、场地捕捉赛银牌、公路10公里个人计时赛银牌、公路45公里大组赛铜牌。

“我曾经觉得自己是家庭的负担,通过不懈努力,如今我成了父母的骄傲。”分享会上,靳小欢的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年轻的面庞,声音响亮而坚定,“我走过的路,你们一样可以走,甚至可以走得更远。相信自己,现在就是起点。”杨佳凡则分享了她对坚持的理解:“面对困难,退一步或许轻松,但进一步才可能突破自我。坚持不一定能立刻带来成功,但放弃注定会失败。我们的身体虽有残缺,但体育赋予了我们坚强的意志,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现场指导与真挚分享深深感染了集训队员。21岁的张恒宇听完后激动地说:“今天,师姐们教我的技巧非常实用,更重要的是,她们的经历给了我巨大力量。我会牢记今天的鼓励,带着这份祝福,全力以赴备战明年的比赛,为家乡争光!”

靳小欢和杨佳凡用汗水和努力书写的奋斗故事如同火种,点燃了年轻残疾人运动员的梦想与斗志,激励着他们在追梦的赛道上奋勇向前。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