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晏宏 特约记者 徐淑霞 通讯员 席瑞娜 高育明
7月15日,小铺镇后寨村农户孙天国驾驶着三轮车,拉着刚从村委会装的化肥直奔地头。
“我们今年的农资是通过镇政府牵线搭桥统一采购的,都是大品牌,质量有保障,价格也比市场上的便宜不少。我种了200多亩地,一年光种子和化肥就节省了8000多元。农资不用自己运,直接送到家门口,省钱又省心。”孙天国说。
这一便捷贴心服务,源于小铺镇推出的“群众下单、村委会接单、公司送单”的农资统购统销新模式。
“有需求的农户把自己所需的农资种类、数量报给村委会,村委会汇总后交由合作企业统一采购并配送上门。这样,采购流程简化了,生产成本也降低了,大家都很欢迎。”孙天国说。
农资统购统销新模式让农户得到实惠,也让合作企业的服务更贴心、更高效。
“我们定期举办农业知识讲座,在镇政府、村委会设置农资展示台,组织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农资选用要点,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同时,我们还为购买农药的农户提供免费的无人机飞防服务,全程护航农业生产,切实为农户减负增效。”滑县辉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丁辉说。
小铺镇党委书记王江辉告诉记者,近年,该镇围绕“党建+产业”做文章,让党组织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心骨,积极探索“村集体搭台、企业让利、农户参与”的农资统购统销新模式。今年,经过多方考察和洽谈,该镇引入规模较大的农资公司,将分散农户需求整合为规模化订单对接厂家,既降低了企业物流和销售成本,又让农户享受到“出厂价”的优惠。
“目前,我们镇所辖村庄全部参与运行这一模式。其中,50%以上农户参与种子、化肥统一采购,成本直降15%,预计全年可节省生产成本60余万元。”王江辉说,“我们将持续整合农村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探索农民增收、土地增效多元化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
据了解,近年来,滑县以“党建引领+资源整合”为核心,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强化政策支持、强化行业指导、创新服务机制、强化示范引领等措施,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健全、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服务领域持续延伸、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截至目前,全县参与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有2891个,从业人员有16254名,陆续涌现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等各类服务主体,基本形成了组织机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服务能力较强、规范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