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久久为功正作风

□王静芳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南考察,再次对学习教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切实把作风硬要求变成硬措施、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全市上下要学深悟透、精准高效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要求,持续拓展学习深度,不断提高查摆力度,把整改成效转化为惠民成果,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步一个脚印把殷殷嘱托落到实处。

一、久久为功,是作风建设的“必答题”

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常抓不懈,细抓不漏,长抓不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正风肃纪。

作风建设,重在经常。抓常,就是要经常抓、见常态。唯有把作风要求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推动化风成俗,才能释放出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力量。把作风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常研究、常督促、常纠治,使其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制度安排。把作风建设融入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监督管理等各环节,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推动作风要求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作风建设,重在细节。抓细,就是要从细节处着手,环环抓。形式主义“APP化”、官僚主义“软钉子化”、享乐主义“躺平化”、奢靡之风“马甲化”,“四风”问题与腐败问题往往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由风及腐、风腐一体、风腐交织现象日渐突出。如果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问题就会被掩盖。应从细节入手,要密切关注和分析研判党情党风新动向,坚持奔着问题去、对着根源治,既治标又治本,提高管党治党的精准性、实效性。

作风建设,重在持久。抓长,就是要持久抓、见长效。当前“四风”问题不断出现的新动向新表现意味着“四风”问题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反复性、变异性和传染性。四风问题的“耐药性”和危害在增强,“四风”问题治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在增加。从根本上解决“四风”问题是一场持久战,绝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同时也是一场攻坚战,绝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作风问题必须抓长、长抓,扭住不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二、优良作风,是党心民心的“黏合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中央八项规定就是新时代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当前,以“服务群众”的名义,谋取特权利益的现象还存在。有的干部声称为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乡村形象,大肆支持在农村地区建设豪华文化广场和景观大道等,实际上是为了打造个人政绩,结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群众真正需要的服务却被忽视。有的干部打着“带领群众致富”的旗号,未经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便强行推广一些不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项目,实则是为了彰显个人能力或应付上级安排的任务,最终项目失败,导致群众利益受损。要大力纠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排查治理民生领域的“微腐败”、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只有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在前进的征程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笃行不怠,是事业发展的“推进器”

我市是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支持建设的区域中心强市,全市党员干部要笃行不怠,聚焦“两高四着力”,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深入推进高效能治理,坚定不移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以优良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优良作风实现高效能治理,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力量。

以“头雁效应”引领作风建设。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自觉对标党风要求找差距、对表党性要求查根源、对照党纪要求明举措。要深入企业、深入一线,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聚焦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民生领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用好警示教育这剂良药。整合案例资源,创新形式载体,避免“照本宣科”,走过场。根据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群体教育对象的特点,从案例库中进行精准筛选,量身定制教育内容,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强化制度约束,织密制度之网。不断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将作风表现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对作风不正的干部严肃问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不正之风无处遁形。

站在“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十五五”规划即将开启的历史交汇点,全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工作部署,坚决贯彻落实“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深刻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践要求,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不断把学习贯彻的成果转化为加快我市建设区域中心强市的具体行动和实践成效。

(作者单位:中共安阳市委党校)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