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庆云 王璐
3月20日,记者走进文峰区人民法院立案大厅,只见“法官有约·文峰法官接待日”(以下简称“文峰法官接待日”)的公告格外醒目。
“这就像给矛盾纠纷开设了专家门诊。”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高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2024年10月“文峰法官接待日”制度推行以来,累计接待案件788起,服务群众1146人,现场化解纠纷124起,成为安阳地区司法为民的鲜活样本。
面对面沟通温暖人心
据了解,“文峰法官接待日”制度是该院为践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理念而推出的创新举措。每周五14:30至18:00在全院18个标准化接待室开展集中接待活动,实现接待场所、接待时段、接待流程“三统一”。
通过定期开展接待日活动,法官们与当事人面对面沟通,倾听诉求,化解矛盾,既减轻了社会治理压力,又节省了司法资源,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靶向调解”解纠纷
“法律不是冰冷的铁规,而是有温度的尺子。”该院宝莲寺法庭负责人翟艳超的调解笔记扉页这样写着。3月14日,2025年的第十期“文峰法官接待日”如期到来,翟艳超早早来到办公室,专注翻阅着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卷宗,为下午的接待做着准备。
下午的接待室里,双方当事人针锋相对,寸步不让。面对剑拔弩张的气氛,翟艳超没有急于打断,而是建议被告王某咨询懂法律的朋友。在走廊的尽头,王某拨通了律师高某的电话,由于工作性质,高某与翟艳超经常打交道,对其的专业能力和公正态度表示高度认可。在了解情况后,被告重返接待室,态度逐渐缓和。经过翟艳超的“靶向调解”,王某最终承认了自己的责任,并签署了调解协议。签字时,他感慨道:“感谢法官不辞辛苦地为我释法明理,我以后一定要注重留存证据,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用心守护未成年人权益
在“文峰法官接待日”中,法官们还特别关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通过专业调解和普法宣传,从源头上减少类似纠纷的发生。
3月7日,该院立案庭法官孙莹调解了一起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服务合同纠纷。某文身店为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其父母得知后,状告文身店,索赔损害赔偿。第一次庭审时,双方情绪激动,矛盾尖锐。孙莹深知此案棘手,提前与双方沟通,耐心安抚情绪。在接待室内,她严肃指出文身店未核实顾客年龄就提供服务,损害了未成年人的权益;同时也委婉提醒原告父母,日常对孩子的关心教育存在不足。经过一番努力,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文身店给予一定赔偿,原告父母也承诺今后会加强对孩子的关爱与引导。孙莹的调解不仅让双方握手言和,也给每一个家庭和商家都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
谱写司法为民新篇章
经过工作人员的辛勤耕耘,“文峰法官接待日”已成为该院的一张亮丽名片。从抽丝剥茧的证据分析到春风化雨的耐心疏导,从严谨的法条阐释到温情的权益引导,法官们用专业技能与温暖呵护证明,每一次调解,都是对“公正与效率”时代命题的铿锵作答,每期如约而至的接待日,都谱写着司法为民的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