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赵慧 通讯员 杨军燕)11月5日,市生态环境局安阳县分局公布了一起汽车检测机构为车主出具虚假尾气排放检验报告的案件。这是该分局办理的首起市生态环境局交办跨辖区环境违法案件。
“根据市局交办线索,林州市一家汽车检测企业存在涉嫌违法行为。我们在梳理情况后,执法大队4名工作人员赶赴林州市,对该汽车检测企业开展执法行动。”市生态环境局安阳县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到达该企业后,执法人员迅速调取了其在用车尾气排放检验报告、环保检测视频等相关资料。通过细心比对很快发现了该企业的环境违法线索。
经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该企业在开展车辆尾气检测项目时,一辆3.5吨以上重型柴油车,本应在重柴环保检测线上进行在用车尾气排放检验,但实际却在轻型汽柴一体环保检测线上进行在用车尾气排放检验。随后,该企业为车主出具了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收取了其检测费用。该企业这种经营行为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12条第一款“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在现场有力的证据面前,该企业负责人当场承认了违法行为。执法人员随即对该企业涉嫌出具机动车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的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
该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全市环保垂直改革后,市生态环境局指定其跨辖区办理的第一起环境违法案件,属于异地用兵穿插办案,整个执法过程透明、公开、规范。当前,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异地办案机制的实施,生态环境系统的执法力量得到了高效整合,进一步破除了地方保护,提高了环保执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