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法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用热爱与坚持践行检察担当(忠诚履职 实干担当)

——记林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综合业务部主任王晓玲

王晓玲工作照

□本报记者 侯沛丽 文/图

林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综合业务部主任王晓玲从检18年,不断厚植检察情怀,用文字表达对检察事业的无限热爱,她将调查研究与红旗渠精神相融合,以无声的研学、无畏的研判、无我的研究为工作品格,敢于担当、勇于创新,2篇经验材料被省院转发;4篇调研文章被评为全省检察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在全省检察调研业务竞赛中,被评为“检察调研业务标兵”。

司法为民

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

王晓玲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司法为民的职业精神和情怀,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融入检察工作全过程,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和化解矛盾风险能力。

为持续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法律监督机制,她积极构建“现场阅卷、互联网阅卷、异地阅卷”并重的“三位一体”律师阅卷服务保障制度,为律师提供更优质的检察服务。今年年初以来,已完成律师阅卷168人次,其中现场阅卷158人次,互联网阅卷9人次,异地阅卷1人次,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律师少跑腿”,把服务群众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守正创新

提升检察业务管理效能

认真工作只能把工作做对,用心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好。王晓玲以省人民检察院确定的司法办案“三个效果”融合指导机制试点单位为契机,协助该院党组狠抓“案件提示卡制度”的落实,依托“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系统)”数字化管理功能,创新本地化文书,实现“案件提示卡”网上流转。并将制发的“提示卡”纳入监督台账,及时收集、归口、跟踪、分析案件办理情况,为该院领导和各业务部门提供有效决策参考,确保案件全流程闭环管理,力促以高质效管好每一个案件推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该经验做法被河南省人民检察院转发。

无畏研判

尽职尽责当好“参谋员”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王晓玲将调查研究与红旗渠精神相融合,以无畏的精神将研判分析进行到底,敢于找出问题,以“调研服务检察工作大局”为重心,对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不断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增强参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她撰写的《基层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程序违法行为的监督路径》等4篇调研文章被评为全省检察理论研究优秀成果。

王晓玲在调研中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对问题梳理、形势研判、政策研究。针对涉民营企业犯罪案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及法定不起诉等案件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分析研判,她先后撰写的《林州市人民检察院对涉民营企业犯罪案件的统计分析》《电信网络犯罪激增原因分析》等被省人民检察院采用。

王晓玲先后帮助6名青年干警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材料7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3名干警入选全市“检察调研骨干人才库”,让学理论、重研究、促实践的调研理念和工作方法在单位蔚然成风。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王晓玲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做好红旗渠精神传人,在平凡的工作中书写检察调研理论之卷,唱响检察实践之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