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法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滑县人民法院锦和人民法庭:

以柔性司法守护每一个家庭

□本报记者 王璐

近年来,滑县人民法院锦和人民法庭丰富延伸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持“柔性司法、调判促和”的家事审判理念,主动融入诉源治理大格局,努力推动家事纠纷从“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有效促进了家庭社会和谐稳定。

打造综合平台

提升纠纷化解硬实力

该庭配备4名员额法官、2名法官助理、10名书记员,均为女性干警,以“党建引领促审判,情暖五心铸精品”党建品牌为指引,突出“柔性司法”理念,负责审理全县域家事纠纷案件,实现审有所专、审有所精。2023年以来共审结家事纠纷案件2868件,其中调解、撤诉1400件,调撤率为48.81%,最大限度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该庭配置居家客厅式审判庭、家事纠纷调解室、儿童游乐区,打造“孝道、家和”主题家风文化墙,放置劝和书,营造柔性审判环境,有效缓解当事人对立情绪,引导双方自愿达成调解、自觉履行协议,真正实现案结事了。自2023年以来,该庭共促成320余对夫妻和好如初,回归家庭。

此外,锦和人民法庭还设立了家事调解室,选派4名具有丰富妇女工作和调解工作经验的人民调解员组成“滑县和合家事调解室”,常驻法庭参与家事案件调解,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为其提供实务操作、案例分析等培训指导,2023年以来,共调处离婚、继承、赡养等家事纠纷500余件。

发挥多元解纷优势

提升纠纷化解软实力

该庭建立快速预警机制,定期开展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建立工作台账,动态管理,对账销号,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2023年以来,该庭共排查出3起易引发“民转刑”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案件,并妥善化解相关案件。同时,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家事纠纷联动调处机制,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法院牵头、基层自治组织参与,各类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调纷止争格局。2023年以来,有效化解纠纷200余件。

此外,积极开展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络“三进”工作,发挥“以情动人、以法服人”的合力优势,多措并举“抓前端、治未病”,实现家事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薛某诉其四子赡养纠纷一案,法官、法官助理深入当事人所在村,与村干部、街坊邻里共同化解矛盾,妥善解决了老人的养老问题,消除当事人父子隔阂,使久违的亲情得以回归。

延伸审判职能

凝聚纠纷化解合力

该庭与民政局、文明办联合出台修订村规民约指导意见,协助村委会拟定涉婚姻家庭、婚约彩礼等纳入村规民约,助推村规民约落到实处,全力服务基层治理。2023年以来,该庭协助村委会拟定村规民约30余件,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他们通过开展普法讲座、送法上门、巡回审判等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引导家庭深入挖掘优秀家风家训文化,培育文明家庭风尚,推动法律观念深入人心,助力弱势群体养成法治思维。2023年以来,该庭法官在不同场合普法50余次,受教育群众5000余人次。

此外,该庭用足用好“一村一法官”机制,加强与基层妇联组织、司法部门、民政部门的联调联动,构建“法官+乡镇干部+调解员”模式的矛盾化解矩阵,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合力,让家事纠纷止于未发。针对高额彩礼纠纷、赡养纠纷等典型案件,工作人员主动深入到村,邀请村委会干部、妇联组织、人民调解员等参与调解,共化解纠纷100余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