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剑昆 郭荣 通讯员 逯顺程
秋意渐盛,田野飘香。近日,漫步太行山脚下总能看到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农人和往来穿梭的农机。有几位嘉宾格外受欢迎,他们是科技特派员。他们和老百姓一起走进农田,为金秋丰收、为农业振兴添“智”更提“质”。
科技特派员田间地头“传经送宝”
“秋季管理桃树,需注意三点:一是修枝,要注意修剪背上枝、病虫害枝、重叠枝以及过长枝条。二是施肥,根据树木生长情况灵活调整,在树坑里追加肥料。三是病虫害防治,不仅要注意预防桃小食心虫、桃蛀虫等,还要注意清理落叶及落果杂草。”科技特派员、林州市林业发展中心工程师李韬给果农认真讲解,果农全神贯注倾听。
9月10日,姚村镇水河村果园,来自省、市、县的科技特派员齐聚一堂,仔细察看果树生长情况,同果园负责人和种植户进行深入交流。针对果园存在的种植技术问题,科技特派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并现场讲解科学种植方法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我们村果树种植面积约600亩,过去主要是果农自己管理,缺乏经验和技术。经过科技特派员指导,果树质量有了很大提升,特别是这次趁着秋天过来指导果树应该如何管理,哪种果树应该套袋子,哪种果树应该修剪枝叶,对我们帮助很大!”姚村镇水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范俊朝说。
为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专业优势,林州市建立科技特派员市、乡、村三级联系机制,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实地指导、视频教学等形式开展种植管理、蔬菜育苗等技术服务,全力打通科技兴农的“最后一公里”。
“送技下乡”助力农业振兴
“科技特派员在育种、培苗和日常管理方面,给予我们大力帮助。今年,红薯的长势比较旺,与同期相比增产增效。”9月14日,林州绿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军说。
该公司是林州市横水镇一家以红薯种植和深加工为主业的企业。当天,在该公司红薯种植基地,科技特派员带着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加工理念,为红薯产业注入了科技活力,同时也为当地农民开辟了一条科技致富的新路径。
“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帮扶工作:一是搞好服务。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参与,积极指导开展田间管理;二是加强协调。今年,通过与省农业农村厅对接,为企业争取项目资金1000万元,计划新建厂房1座,生产线2条;三是当好参谋。积极与企业对接,倾听企业的发展规划,帮助企业出谋划策,助力企业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林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李丽军说。
在洪河小米种植基地,科技特派员、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郭爱兵和种植户走进田间地头,针对谷子及大豆在生长期间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讲解,进一步丰富了种植户的农业知识,提高了基地的管理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今年给这个基地引进优良大豆种子,主要是为了转变这里的种植方式。为了避免连作带来的病虫草害危害,现在开始推广垄作,所以引进了这个大豆品种。现在看来,引进这个品种还是不错的。”郭爱兵向记者介绍。
科技特派员下乡,不仅为农业产业带来了科技春风,更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在科技的引领下,林州市各类农业产业正以崭新的面貌飞速发展,成为助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让小辣椒火起来
“我们引进了一些适合在这里种植的新品种,提供了技术服务和新型的生物农药,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另外,我们还提供了植物抗诱剂,可以提高植物的抗性,减少病害的发生。”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科技特派员桑爱云介绍。
9月12日,河顺镇官庄村,科技特派员对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进行了详细调研,根据辣椒种植的特性,为村民量身定制了一套科学种植方案;耐心地向村民讲解辣椒种植的适宜时机、合理密植、病虫害防治等知识,手把手教村民如何进行科学管理,确保辣椒高产丰收。
“朝天椒管理从选种、播种、种植、田间管理等,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在选用药品的时候一定要对症,细菌性还是病毒性要选对,几种药要交叉使用,以防形成耐药性。通过一系列栽培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才能使朝天椒的产量品质达到更高水平,从而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科技特派员张瑞霞说。
科技特派员还与村民一起探讨了辣椒的市场前景。通过科技特派员的实地指导和交流,辣椒园负责人和种植户获得了宝贵的种植经验和实用技术,对提升辣椒产量和品质很有帮助。
“我们从2019年开始种植辣椒,一直比较重视常规品种。通过科技特派员给我们提供种子、农药技术,每一次都会进行多方面指导,今年辣椒的价格和产量都有很大提高。”官庄村辣椒园负责人闫明起说。
“林州在安阳西部的丘陵山区接合部,温差大、采光好,小气候比较适合辣椒种植。我们争取让小辣椒在太行山脚下火起来。”安阳市农业科学院辣椒首席育种专家马文全说。
科技加持,科技特派员送“真经”。截至目前,各级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350人次。站在太行山下放眼望去,红彤彤的辣椒,黄澄澄的玉米,金灿灿的稻子……田野间一派秋日好“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