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法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办好为民“小案” 守护美好生活

——记滑县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刘利平

□本报记者 侯沛丽

从检17年,她无论是在服务群众控申第一线,还是仗剑三尺公诉席,亦或是用心耕好民事行政“责任田”、脚步丈量公益诉讼之路,她始终以“求极致”的精神向“止于至善”的目标凯歌而行。她就是滑县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刘利平。

紧盯突出问题

以检察担当守护美好生活

“这座危桥总算拆了,村民们的通行安全可算有保障了。”刘利平在跟进督促整治金堤河危桥妨害黄河行洪安全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听证案时,一名群众激动地对她说道。

刘利平在办案过程中,发现一起案件的整改期限已过,但存在妨碍黄河行洪安全风险的桥梁仍未拆除到位,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围绕是否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她将听证会召开地点搬到涉案危桥旁边,围绕公益受损害状态,引导听证员走上桥面、进入河道实地查验桥梁安全及对行洪影响情况,向周边群众了解桥梁对出行的影响,听取他们对桥梁拆除的意见。案件提起诉讼后,又邀请听证员旁听庭审,并对后续类案治理问题全程跟踪监督和反馈,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思想贯穿于办案始终。

案件办理之后,她及时提炼总结办案经验,该案被最高检评为第五批检察听证典型案例。

办好为民“小案”

以检察匠心维护群众利益

刘利平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在办理焦某等13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民事支持起诉案件中,她通过询问部分农民工、走访某仓储公司、审查焦某等人提交的证据材料等,查明某仓储公司欠焦某等人工资32万余元的事实。并针对案情制订民事争议实质性化解方案,多次与某仓储公司老板王某及其爱人沟通,并为涉案企业遇到的经营难题四处奔走,破解资金周转等难题,她邀请既懂法理又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听证员参与听证,在焦某等人所在的村庄召开听证会,她和听证员一起给双方讲清“法理”、讲明“事理”、讲通“情理”,王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积极多方筹措,当场支付完毕剩余欠薪。焦某说:“我们跑了很多地方都没有追回工资,感谢检察官帮助我们追回了工资,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立足发展大局

以检察履职促推社会治理

刘利平在行政检察工作中,以服务党委中心大局为切入点,认真研判行政监督案件中多发频发问题折射出的社会治理问题,从而制发检察建议,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时,她和部门干警共排查出县域内交通肇事多发路段7处、道路安全隐患61处、违章停车、客车随意停车搭客及货运车辆严重超速超载等执法监管不到位问题4项。针对排查出问题,向相关行政单位公开送达检察建议,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同时,针对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专题调查报告,呈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助推依法行政,促进社会治理。该案被最高检评为典型案例。

刘利平用女检察官特有的细腻和坚韧,把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放在心中,于细小处坚守为民初心,面对民事、行政、公益诉讼三大检察任务,她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在检察岗位上展现巾帼风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