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郝亚伟)“每天傍晚,司法局的警车都会到我村巡逻,还打开喇叭进行法律宣传,村里的巡逻队深夜也会巡逻,村民睡觉特别踏实。”5月25日,韩陵镇东见山村党支部书记靳兴军介绍。
“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县委政法委围绕县委统一安排部署,以“大平安”理念深入推进“平安法治星”创建工作,通过强化日常巡逻、让全县群众安全感提升,强化矛盾排查、让苗头性问题可防可控,强化纠纷调解、让矛盾纠纷能及时解决,强化风险防范、让不稳定因素有效化解“四个强化”全面推进“平安法治星”创建,以创建实际成效促进群众平安、社会和谐、发展稳定。
去年,安阳县(示范区)219个村创建“平安法治星”,占比71.8%。截至目前,安阳县(示范区)298个村已创成或符合创建条件。
县委政法委统筹政法各单位,构建常态化巡逻体系。政法各部门分包乡镇成立巡逻队伍,每周至少开展两次治安大巡逻,做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加强社会面管控,显性用警,坚持24小时屯警街面,实施“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持续加强对高铁安阳东站、医疗场所、校园周边等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巡逻防控,切实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村(居)治保会作用,组织村(居)民开展治安巡逻,防范侵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此外,县委政法委还以持续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为主线,组织对近3年的矛盾风险进行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紧紧围绕“六防六促”专项行动,在全县推广“三不五到我来管”工作法,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大排查、大起底工作,深入排查部门、行业、辖区内的矛盾纠纷隐患和不稳定因素,信访稳定、安全生产、行业风险、重要社情民意、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一账清、一账明,坚持做到防范在先、解决在小。
“多亏你们的调解,让我们既拿回了被占多年的耕地,还保全了我们两家的亲情,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前不久,瓦店乡小集村村民老王将自家种的蔬菜送到小集村“民调娘子军”带头人——民调委主任闫英只手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小集村,“民调娘子军”已成为一块响亮的招牌。
安阳县(示范区)全面推进县、乡两级一体化矛盾调解中心建设,着力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格局,形成优势互补;注重发挥人民调解员作用,吸纳热心群众、志愿者,特别是“五老”人员等多方力量,及时介入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情感纠纷等,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全县共有市级金牌调解员6人、金牌调解室3个。涌现出白璧派出所警法联调、吕村法庭诉前调解、瓦店小集村“民调娘子军”等一批叫得响、推得开的矛盾纠纷调解特色品牌。
安阳县(示范区)先后开展社会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等,持续深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动态排查,对全县重点人员动态实时管控,严防发生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对辖区危险物品从业单位、寄递物流企业全面进行安全监管,对居民住宅区、沿街门店、出租屋等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698家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共排查消除安全隐患233处。
“下一步,县委政法委将紧紧围绕群众满意不满意、社会和谐不和谐、发展稳定不稳定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宣传先进,督促后进,整体推进全县‘平安法治星’创建工作,让‘五星’支部创建的成色更足、让安阳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现代化的步伐更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马玉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