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亚杰
4月18日,走进铁西路街道世纪名城社区,但见辖区内居民楼院集中、沿街门店广布。随意走进一个楼院,给人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的观感,所过沿街门店也都生意红火、充满活力。世纪名城社区“五星”支部创建成效直观地呈现在眼前。
世纪名城社区分布着一定数量的老旧小区,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基础设施陈旧,老旧小区常给人们以脏乱差的印象。为解决这一痼疾,世纪名城社区成立了由党员、楼院长和居民代表为主体的“红色物业”,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的前提下每月收取一定的物业费,于是,垃圾、污水消失了,居民自觉意识增强了。至于“飞线”充电、杂物堆放、宠物随意便溺、无主车乱停等现象,该社区通过召开协商民主议事会形成重点议题,开展了集中整治。居住环境的改善带动了居民幸福指数的提升,点亮了辖区“共建共享星”。
近年,世纪名城社区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抓手,大力推动“宜业兴业星”创建。该社区党总支牵头成立商业示范街党支部,重点打造商业示范街,吸引108户商户入驻,带动居民在家门口自主创业、稳定就业。“星级商户”评选活动的开展又激发了商户干事创业热情。世纪名城社区党总支书记郭鲁平说:“‘五星’支部创建要靠实干,我们去年创成了‘四星’支部,今年提出了争创‘五星’支部的目标。世纪名城社区将结合群众需求,通过开展特色创建活动,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北蒙街道周家营村是殷都区“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中的另一个典型。该村地处胜利路与邺城大道交会处,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今年年初以来,周家营村对照“五星”支部创建标准,大力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增强了对客户投资的吸引力,带动了村民就业和村集体经济增收。
走进周家营村,完善的公共设施颇能提升来访者对这个村的好感。想休闲散步就去游园,想阅读书籍就到图书室,想了解村史变迁就到村史馆,组织文艺演出有文化广场,看病问医有卫生室,有了这些公共设施,村民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彰显了“文明幸福星”创建成效。在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带动下,村民主人翁意识增强,纷纷义务参加村容整治等活动。每逢节假日,文艺爱好者便自发组织举行文艺会演,为村民献上精彩节目。“好公婆”“好媳妇”“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的开展营造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氛围。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周家营村大力开展了“产业兴旺星”创建工作。目前,该村通过土地流转、厂房租赁、发展蔬菜产业、村民入股分红等形式,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约40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郭爱英说:“我们在发展产业上狠下功夫,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了占地20多亩的奉禄祥冷库,一期工程已完工并开始营业。近年,我们投入8万元发展了蔬菜大棚。今年,我们计划沿胜利路两侧建设20间门面房,建成后可增加集体收益10多万元。”
2023年,殷都区拟创建“三星”以上农村支部210个、“三星”以上社区支部40个。越来越多的村(社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推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其他村(社区)树立了榜样,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形成了示范带动、良性互动格局。
殷都区始终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当前工作的重要抓手。在第一季度,殷都区委召开两次常委会会议,专题学习省、市推进会议精神;召开全区“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推进会,对创建工作重点进行安排部署。该区共有16名县级领导干部分包联系各村(社区),对“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中的软弱涣散村进行精准指导。各专班、牵头部门和乡镇(街道)建立重点任务清单,各牵头部门组织召开协调会议,各乡镇(街道)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全区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各专班、牵头部门以及各乡镇(街道)积极行动,助推全区形成新一轮创建热潮。“支部过硬星”专班在跃进渠红色教育基地分批次对全区农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培训,“平安法治星”专班召集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参加现场观摩交流会,“产业兴旺星”和“生态宜居星”专班开展了百名干部包百村助力“五星”支部创建活动,“宜业兴业星”专班对争创“五星”“四星”的社区党组织进行了调研。区委组织部制定了“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年”目标,实施了同比同创、头雁培育、党员先锋引领、制度强基、红色领航等“五大工程”。区农业农村局开展了百名干部包百村“五星”支部创建活动。区市场监管局进一步完善社区“创客空间”、网络直播间设置,举办创业沙龙,为社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综合服务。
殷都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在下一步创建工作中,该区将持续强化责任意识,实行上下联动,进一步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五星”支部创建的知晓度,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推动殷都区基层党建工作走在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