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邺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的军营婚礼

□贺永刚

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结婚47年了。现在回想起结婚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经过马拉松式的鸿雁传书和比牛郎织女会面还少的艰难恋爱,她带着14天探亲假和3天婚假,千里迢迢从古都安阳到煤海大同。1976年3月9日,我俩在当地政府领取结婚证后,于当天晚上在政治处会议室举行了婚礼。参加婚礼的来宾是清一色的军人。我这个新郎官的装束仍然是“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只是换了一套新罩衣。她没有穿婚纱、没有盘头、没有化妆,只是穿了一套当时认为很好的衣服。

主持人由政治处的群众干事——“京油子”、主持婚礼的专家臧忠玉担任。他一本正经地宣布婚礼开始后,让我俩首先给伟大领袖毛主席敬礼,再给证婚人副政委孙希法同志敬礼,给前来参加婚礼的首长和战友们敬礼,夫妻互相敬礼。“京油子”宣布来宾赠送的礼品:司令部赠送了一张大红纸,上边写着“革命伴侣,白头偕老”的赠言;后勤处赠送的大红纸上写着“团结友爱,比翼双飞”的赠言;政治处赠送了一套用红纸包着的“红宝书”——毛选四卷。我俩恭恭敬敬地接过来后,给来宾敬礼、鞠躬,表示深深的敬意。

“京油子”先是让我们介绍恋爱经过,又变着法“刁难”我们,非要让妻子唱河南豫剧不可。我看她那为难的样子,就请示“京油子”能不能让我俩合唱一首革命歌曲。经过征求来宾意见,同意我们任选一首革命歌曲。我和爱人经过紧急磋商后,决定唱《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我这破锣嗓子使劲嚎,她战战兢兢地随我唱。

来宾们这个问:“一共看过多少次电影?”那个问:“多长时间通一次信?”……难题一个接一个。这时,集合号响了,于是婚礼在宾主合唱的《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声中结束。

我们的婚礼没有选择黄道吉日,没有迎亲的队伍,没有收取礼金的账房先生,没有几十桌甚至上百桌的“高价饭”。我们没有收一分钱的礼,不欠一个人的情。但47年来,我们生活得幸福美满,我们是精神上的富翁。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