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县域·汤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五星”聚合力 党建促发展(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韩庄镇部落村以“五星”支部创建引领乡村振兴纪实

部落村的岳飞精忠报国培训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张文科 摄)

□本报记者 郭 凡

从汤阴县城向西两公里,就来到了美丽宜人的韩庄镇部落村。这里,南水北调、汤河绕村而过,被称为“部落半岛”。穿行在村庄的大道上,只见楼院整齐划一,街道洁净如洗,苗木枝繁叶茂。主题公园中,亭台楼榭清新典雅,与周边绿树红花相得益彰,岳飞精忠报国培训基地矗立一旁,让人情不自禁驻足观赏。

近年,部落村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按照县委“13710”工作要求和全镇“14610”工作思路,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夯基础,‘三产’融合促振兴,生态宜居优环境,治理有效促文明”的乡村振兴之路。

“抓好党建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乡村振兴。我们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依托‘五星’支部创建,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发展活力,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党员联户工作机制,实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积分量化管理,规范组织生活,加强党员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凝聚发展合力,夯实振兴基础。”部落村党支部书记邢锋说。

自“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为了让群众真正成为创建参与主体,部落村通过农民夜校、广播、微信群以及悬挂创建横幅、召开专题会议等方式,大力宣传“五星”支部创建的意义和内容,及时将“五星”支部创建精神传达到每个村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在党支部的有力推动下,部落村坚持以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为契机,整合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依托“一河两岸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积极探索“资产变资源、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以红色党性教育培训、就业培训、农家乐、高档民宿、休闲采摘、亲子娱乐、传统作坊体验为主导的文化旅游产业。先后引进3家企业,成立了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3家集体经济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先后建成岳飞精忠报国培训基地、手工作坊一条街等一批集体经济产业项目。2021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30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万元。

产业的兴旺为村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部落村以原有自然生态、天然无污染环境为依托,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园,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果。建设了占地1500平方米的小型湿地公园,沿汤河修建了100多米的绿色长廊,建设了32公顷南水北调生态林带,种植各种花卉、苗圃20公顷,种植果树12公顷,一座集生态、观光、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美丽乡村展现在人们眼前。

部落村还先后投资260万元,建成豫北第一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率先完成农户厕所改造;投资1200万元,完成安全饮水、乡村道路、户户通道路、天然气、绿化美化等河南省美丽乡村试点工程;投资200万元建成水冲式公厕4处;投资650万元建设了部落村党建主题公园、文明实践主题公园、生态停车场,实施弱电入地、村庄亮化、垃圾分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农村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不仅是形象上的改观,更带来内涵上的丰富。如今,部落村党员干部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已成常态,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共建、共享、共管新模式已经逐步形成。走在部落村的街头,村民只要看见纸屑、烟头、落叶,都会自觉捡起来扔进路边的垃圾箱。大街上,汽车、电动自行车有序行进,车让人,人让车,一幅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邢锋表示,下一步,部落村将继续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托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和岳飞精忠报国培训基地,发展周边现代观光农业园区和果品采摘、农事体验、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发家致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