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献昌
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四是我的生日,也是母亲的受难日。再过几天就是我四十六岁的生日了,每年的这一天,我都会特别想念母亲。感谢母亲四十六年来默默站在我身后支持我、关心我、爱护我。每一次面对那慈爱的目光,笑意就会自然地溢在嘴角,眼神也会变得柔和起来,而疲惫的生活带来的烦躁也因此归于宁静。家,是我的牵挂;母亲,是给我生命的人。每年的这一天,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感恩母亲。
感恩母亲,是因为母亲不仅给了我生命,还教会我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遇到多少坎坷,我都能每时每刻感受到母亲那份不求回报的爱。因为这份爱是无私的,因而比我的生命更伟大。每每一人独处,回想起母亲那充满深情的一句句叮咛、一句句嘱托,幸福和骄傲顿时涌动在心头,同时也让我对生活和未来的那份自信更加坚定。
岁月催人老,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记得小时候,我渴望过生日的心情就像盼过年一样迫切。每当生日将近时,我都会掰着手指头默默数剩下的日子,因为到了这一天,不但不用干活,还会有好多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人到中年后,反而有点害怕过生日了,因为每过一次生日就会老一岁。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是无法抗拒的。那时候,物质生活虽然欠缺,但精神生活却很丰富。小时候的我感觉自己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人,不管吃什么都感觉特别香,就连睡觉都感觉格外甜。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物质极大丰富了,精神世界反而空虚了,感觉不到小时候的那种快乐了,百食不知味,就连睡觉也没有小时候踏实了。
生日年年都要过,仔细想想这一年走过来得到不少,但失去的也不少。回头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来想去没有明确的答案。有人说父母健在,人到60岁才能过寿 ,我觉得这话非常有道理。只要父母在,我们不管多大,在他们面前都是孩子。现在每天看着母亲慢慢变老,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感觉自己亏欠母亲的太多太多。那饱含岁月艰辛的一缕缕白发、一条条皱纹,都是母亲对我的爱。年轻时的我对母亲的爱不懂,而当我懂得时又常常因工作、生活的忙碌而忽略,有时候还会用暴躁的语气、尖刻的语言、不耐烦的态度给这份天底下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蒙上一层阴影,能够承受这份不耐烦并能宽容这种尖刻的仍然是我那年事已高的母亲。事后一想,顿感无限懊悔。
人到中年还能够享受到母亲的爱,那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每次听到《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我都会为自己曾经很不得体的言行和态度深深自责。而母亲对于我,除了奉献就别无所求了。生活是艰难的,生命是短暂的。谁在攀比中生活,谁就是最痛苦的那一种人;谁在感恩中生活,谁就是最幸福的那一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