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城区·龙安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在刚刚公布的2021年河南省全域营商环境评价结果中,龙安区以总体得分86.22分的成绩位居全省54个市辖区第二十位,较去年提升2个位次,比去年提升4.278分,其中政务服务、企业权益保护、信用环境建设3个指标表现优秀。今年上半年,龙安区继续加强组织领导,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优化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促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构筑投资兴业“强磁场”——

精心筑巢引凤来(强能力 锻作风 优服务 促发展)

□本报记者 申 昕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城市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越的营商环境。优越的营商环境犹如“强磁场”,吸引大项目、好企业纷纷落地。近年,龙安区按照“重点工作求突破、特色工作出亮点、薄弱工作补短板、一般工作上水平”的工作理念,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通过优化服务措施,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打造办事效率高、市场环境好、法治保障强的营商环境。

高位推动聚合力

为强化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推动工作高效落实,龙安区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设立由区级分管领导任组长的20个营商环境提升工作专班,构建“1+20”组织体系,形成了区级领导带头抓、部门一把手亲自抓、乡镇(街道)和区直单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深入查找短板弱项,对标对表最优最好值,制定任务、问题、责任、措施“四个清单”,实行例会推进、台账管理、逐项销号,切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我区还建立了《龙安区优化营商环境联合督查督办工作制度》,由区督查局、区发改委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对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任务联合督查督办,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细、落实。”龙安区发改委主任王广周向记者介绍。

创新引领激活力

“企业现阶段在生产经营方面有哪些需求或问题?我们将全力帮助,安排专业人员持续跟进,限期解决。”8月3日,在龙安区政务服务大厅的“局长接待日”活动现场,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杜新有对群众、企业提出的问题给出明确回应,传递出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解决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上务实作为、热忱服务的工作态度。

政务服务有温度,市场环境有热度。龙安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实行“局长接待日”制度,目前已开办47场,解决问题230余个;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累计减幅95%以上,着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设立“企业‘家’港湾”,为企业家提供政策传递、预约答疑和办事休息全方位服务;开设“政商论坛”,开辟政商深层次互动交流新渠道;推行“周六延时”便民服务,将群众关注度高、办理频次高的300余项民生服务事项纳入“周六延时”服务范围,解决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难题;创新“群众办事不出村”审批服务模式,将医保报销、食品小经营店登记、小摊点备案等37项高频服务事项全部下沉村级,实现198个村(社区)全覆盖,群众在村里就能办完所有手续……龙安区通过创新服务,化繁为简,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利。

优化服务尽心力

今年年初以来,龙安区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大局”理念,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县级干部带头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需求,全力以赴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全区共召开助企推进会40余次,企业反映的土地、手续、运输、核酸检测等134条问题全部解决到位,有力保障了重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项目顺利实施。

项目为王,发展为要。龙安区通过建立领导联企服务机制,印发《龙安区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机制》《龙安区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专班工作规则》等文件,对重点项目实行全覆盖、保姆式服务,开展走访入企“面对面”活动,做到政策送上门、困难有人问、帮扶有专员、难题全化解。今年,区级层面召开项目专题推进会24次,及时解决总投资6.7亿元的年产10万吨甲胺项目手续办理、乡村振兴示范路线杆迁移等120余个实际问题。全区7个省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目标的85.4%,15个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目标的108.4%。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龙安区将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整改提升行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政策落实,用心用情服务企业和群众,全力以赴打造龙安区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以一流营商环境助推龙安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王广周说。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