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尚丽娟 通讯员 吴宏亮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引导学生弘扬优秀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情怀,“八一”前夕,市第五中学开展了庆祝“八一”主题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郭声镛,字金波,安阳城西12里大坡村(今属龙安区东风乡)人。1921年秋,考入河南省立第十一中学(现安阳市第五中学前身),1924年夏毕业。1925年8月,郭声镛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是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身为红四师第十团一营营长的郭声镛,率领部队转战至广东海陆丰一带。蒋介石调集重兵对海陆丰红色根据地进行围剿时,郭声镛被俘,遭受种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1929年春天,在广州慷慨就义,年仅25岁……”7月29日,伴随老师的讲解,学生在市第五中学校史馆认真聆听英雄事迹。
一张张泛黄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物品,展现了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敢为人先、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光辉形象。追寻历史的脉络、英雄的足迹,信仰在学生心里生根,大家对革命英烈致以崇高的敬意。
7月30日,市第五中学不少学生趁周末在家,和父母共同在网上观看了红色电影。“今天我们全家人重新看了《建军大业》,我再次被影片中中国军人表现出的坚定意志所折服,他们用行动去捍卫信仰,铁血铸军魂,舍己保家国。何其有幸,让我生在这和平年代,这都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会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七年级学生安悦文说。
“八一”前夕,市第五中学开展了“绘军魂”活动。一笔一画,学生用画笔绘出自己心目中新时代军人的光辉形象,表达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热爱。市第五中学教师赵海燕说:“每位学生都积极查资料、找素材,结合实际,用手中的画笔进行创作,各具特色,表达了对军人的仰慕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市第五中学是深载百年底蕴的老校,曾经是安阳老城早期建立党组织的地方之一,为党培育了大批优秀的革命者。如今,学校以‘崇德博文、精忠报国’为校训,又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子。”市第五中学团委负责人韩扬说,“通过开展‘八一’主题系列活动,我们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解放军的奋斗历史,明白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