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箫
数学只能“刷题”吗?如何既好玩又能学到知识?7月31日,安阳日报小记者中心邀请市骨干教师、市梅东路小学办公室主任、数学教师陈燕丽,在安阳日报报业大厦14楼会议厅给小记者上了两堂精彩纷呈的趣味数学课。
“数学好玩、数学有用、数学好学,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数学知识与智慧。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在实践与探索中学习数学、寻找数学的乐趣。”陈老师的开场白激发了小记者的兴趣。
“首先,我们一起玩一个数‘30’的游戏,大家两人一组,从‘1’开始依次轮流报数,每人一次可报1个或2个数,不能多报或不报,谁先报到‘30’,谁就获胜。”陈老师话音刚落,课堂气氛立刻热烈起来。只见小记者两两相对,你一言我一语,争相报数。“我赢了,我数到了‘30’”“我知道制胜的秘诀,那就是对方报一个数时我报两个数,对方报两个数时我报一个数,这样保证3个数为一个报数回合,因为30是3的倍数。”一名小记者举手大声说。“非常正确。这个游戏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考察了大家观察思考和逻辑推理的能力。”陈老师说。
“火柴棒是大家在生活中很熟悉的物品,现在我要求只移动3根火柴棒,使小鱼头朝下;分别移动一根火柴棒使一个四位数变成尽可能大和尽可能小的两个四位数……”在数‘30’的游戏结束后,陈老师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充分调动起小记者学习的积极性。陈燕丽告诉记者,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思考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比得出标准答案更加重要,希望通过这样一节趣味数学课,让孩子们玩中得法、玩中有乐、学用贯通,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一个半小时的趣味数学课堂上,陈老师让小记者在探索中学习数学,通过“讲一讲、试一试”等互动环节,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很喜欢这种上课形式,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快乐。我对学习数学更有兴趣了!”建业城小学四(3)班小记者潘屹航兴奋地说。
如果把数学比喻成一栋大楼,那么逻辑是钢筋、知识是砖瓦、思想就是设计。想让孩子学好数学,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这样才能把基础打牢。在谈到中小学数学课堂特点时,陈燕丽表示,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倡导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