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产业经济 上一版   
上一篇

安阳供电抢修记

7月11日,220千伏I彰桃线33号塔抢修现场航拍(张 阳 摄)

□本报记者 贺 瑛 通讯员 罗 丹

“报告!I彰桃线发现重大隐患!”7月6日10时10分,安阳供电输电运维班副班长许菲和搭档巡视至220千伏I彰桃线29号至30号塔区间时,发现33号塔向西侧大角度倾斜。巡线9年来,许菲第一次见到这种场景,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许菲仍心有余悸。

7月5日,我市经历了一轮强降雨天气,7月6日一早,安阳供电出动15辆车、150名运检人员、8台无人机,对249条共2700公里的输电线路和525公里的500千伏输电线路通道进行全方位雨后巡视。

许菲就是在这次巡视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安阳供电接到报告后,立刻派出10余名抢修人员于当日11时赶至现场,在全面评估受损情况及现场环境后,安阳供电联系塔材厂家和施工队伍,共同加紧制订抢修方案。同时,采取紧急临时措施,在杆塔上向东打下两组反向拉线,平衡杆塔受力,遏制事态继续发展,为杆塔下方清淤、地面平整等后续工作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

从马家窑村到I彰桃线33号塔之间是800米的土路,大雨过后,土路泥泞。“800米的路,倒进来花了1整天!”安阳供电输电运检中心五级职员张亮亮不禁感叹道。“我们原计划是7日、8日两天修路,9日、10日两天抢修杆塔。”7月11日,在抢修作业现场,该公司运检部专责焦亘介绍。按照抢修方案,需要2辆50吨的吊车共同起吊杆塔,而吊车驻扎的位置只能在杆塔西侧的小土路上。受环境限制,第二辆吊车只能倒车进场。

在泥泞的土路上倒车进场难度极大,第二辆吊车从7月10日7时开始进场,前夜暴雨,再加上当天午间3个多小时的降雨,对修整后的路面造成二次破坏,吊车进场至距33号杆塔约150米处被迫搁置。为抢抓时间,工作人员临时增调机械设备。终于,19时完成钢板铺设,19时30分,第二辆吊车倒车进场完毕,到达预定位置。

7月11日10时30分,塔材受损部位全部去除后,现场负责人一声令下,作业人员开始调整吊臂位置。12时7分,在众人的注视下,起吊点更换完成。至此,本次抢修任务最大的难题均妥善解决。23时10分,该段线路恢复正常运行。

截至7月11日,安阳供电先后出动141人次、2台50吨吊车、5台钩机,历时5天完成220千伏I彰桃线33号铁塔抢修各项工作任务,有力保障了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