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新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平均寿命延长,各类骨病发病率越来越高。7月2日,记者采访了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李任增,请他谈谈如何防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李任增介绍,近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且有上升趋势,甚至逐渐向年轻化发展。国内对骨性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骨关节炎的总患病率约为15%,约1.2亿人正在经受着骨关节炎的折磨。
李任增说:“早期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如果没有得到正规的治疗干预,往往发展成重度疼痛和畸形的关节疾患。患者最后会因此导致残疾,或者被迫进行关节置换。此类手术费用高昂,且置换后的关节在本体感觉和活动度等方面都不如自身的关节组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使社会和家庭承担巨大的经济负担。”
“有效地防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不仅可以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减轻个人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已成为国内外重大的公共卫生学问题,具有广泛的现实价值。”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保膝治疗的“保膝卫士”,李任增一直在探索如何在解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劳动能力。
李任增从德国波恩医院回国后,发现OWHTO(内侧开放楔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是一个既能缓解患者疼痛,又能较大程度保留患者劳动能力的手术方法。于是他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牵张成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理念,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明显缩短截骨端愈合时间,极大提高了治疗效果。这一技术为众多的患者解除了痛苦,恢复了劳动能力,同时节省了医疗费用,社会反响良好。该方法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还在2018年获得了河南省卫健委省部共建科技攻关项目支持。
与关节置换相比,保膝治疗保留了患者的自身关节,最大程度保留了患者的劳动能力,手术创伤小、风险低、费用少、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越来越受到医生认可和患者认可。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李任增还带领研发团队历时4年研发出创新型外固定架,价格仅为进口外固定架的1/5,极大降低了手术费用,减轻了患者负担。
“作为骨科医生,我们仅仅解决患者的疼痛是不够的,尤其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保留他们的劳动能力更加重要。”李任增表示,“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通过保膝治疗,使患者的劳动能力得到保留。这是一件有利于患者、有利于社会的事。希望每一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都能通过保膝治疗远离病痛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