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任贵伟 通讯员 张伟民 彭志帅
“内黄县2022年防汛抢险综合应急演练现在开始!2022年6月26日,县气象局发布暴雨Ⅱ级预警报告,我县已有4个乡镇出现100毫米以上降雨,其中,豆公镇已达到250毫米以上降雨。卫河、洹河、汤河等主要防洪河道发生超标准洪水,且水位持续上涨……”6月26日11时,接到命令后,内黄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立即展开桌面推演,应急指挥中心立即进入高效运行状态,迅速对雨情、水情、汛情、工情和险情进行会商研判。与此同时,在洹河豆公闸,由150余人组成的8支抢险队围绕巡堤查险、堤防加固、堤防堵口、水上综合救援等多个实战科目,快速投入应急抢险战斗。8支抢险队伍通力协作、联合联动,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精准、高效完成了一系列综合实战演练科目。
内黄县枣乡应急救援中心党支部书记宗艳美说:“我们枣乡应急救援中心共有水上救援、山地搜救、城市搜救、公益宣传等各类搜救人员700余人。平时,我们积极参加社会各类应急救援。这次演练不仅检验了我们的应急救援业务技能水平,也锻炼了应急救援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了队员们不惧风险、协同作战的信心和决心。”
此次演练采取“桌面推演+实战综合演练”的形式,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在内黄县应急指挥中心设立后方指挥部,开展桌面推演;在内黄县洹河豆公闸实战场地开设现场指挥部,开展多个科目实战演练。参加演练人员通过无人机、卫星电话、视频单兵、移动通信车和对讲机等设备进行演练图像和声音的实时传输。演练采取上下联动、异地同步、计划导调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全程进行评估。
演练分会商研判、启动响应、观摩调度相关单位应急演练、实战演练、点评总结等环节。在观摩调度相关单位应急演练环节,重点演练大面积停电、通信线路抢修、学校防汛应急疏散、城市内涝防汛、道路抢修防汛、人员疏散转移等7个科目。
本次演练由内黄县委、县政府主办,内黄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承办,主要目的是检验防汛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防汛预警预报、指挥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安全度汛。观摩演练后,县领导点评总结说:“演练过程中,组织协调和信息传递还不够顺畅,需要加大现场抢险管控力度,避免打乱仗现象发生。另外,防汛抢险指挥体系运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结构、应急处突程序、职责分工上还存在一些盲点、漏洞。同时,少数参演人员对防汛抢险装备的使用还不够熟练。要把演练当实战,不只是‘演’,还要真刀实枪‘练’。对于暴露出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要立行立改,进一步完善方案、预案,强化演练,严肃纪律,消除隐患,全面提升防汛抢险应急处突能力和水平。”
县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英杰说:“此次演练,进一步检验和提高了各部门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也提高了各部门的指挥调度能力,补齐了短板弱项。我们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查找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切实提高防汛抢险应急处置工作总体水平,最大限度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当前,内黄县已进入汛期,全县防汛工作到了关键时期。内黄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危机意识,杜绝侥幸心理,对照各类防汛预案及时总结经验、查漏补缺,增强预案可操作性,熟练掌握抢险救援技能,不断提高防汛抢险救援队伍能力,严格落实检查到位、工程到位、预案到位、物资到位、队伍到位,确保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高效运转,把“责任链”压紧压实,确保“防汛链”环环相扣,进而筑就防汛抗洪的坚实堤坝,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打好打赢防汛救灾主动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