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 璐 通讯员 王 磊)“真是太感谢您了,俺心里的疙瘩终于解开了。”日前,年近八旬的申请人唐某拉着滑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王磊的手激动地说。
唐某申请执行武某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唐某和武某本是远房亲戚,武某早年因做生意资金周转困难向唐某借款15万元,借款到期后无钱偿还,唐某将武某起诉至滑县人民法院。经审理,法院判决武某10日内将借款本息偿还唐某,后因武某未按生效法律文书履行义务,唐某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王磊向被执行人武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失信风险告知书等法律文书督促其履行,并查封了武某名下的车辆。迫于车辆被查封的压力,武某到法院表示因为疫情原因,生意受影响,才导致其不能按时还款,而且做生意不能少了交通工具,如果拍卖也值不了多少钱,并表示一定会尽快凑钱,但希望法院宽限几日,别对其进行信用惩戒,生意正常运转才能尽早把钱还上。
因双方系亲戚关系,王磊一方面从法律角度对被执行人逾期还款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另一方面从修复亲情角度让其主动联系申请人,取得申请人的谅解。武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与唐某联系。王磊多次通过电话与双方进行沟通,最终,唐某原谅了武某没有按时还款的行为,并考虑到被执行人武某的现状,作出让步,放弃部分利息,武某一次性将19万余元借款本息全部还清,案件顺利执行完毕。申请人与被执行人纠纷解决的同时,昔日的亲戚关系也得到了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