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县域·汤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幸福溢满民生答卷(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从汤阴县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暖心数字看民生情怀

□本报记者 郭 凡

“投资50亿元完善城区基础设施,更新改造老旧小区 74个,投放共享电动车4500辆,公交线路增至21条,改造户厕 7.5万个,完成152个村生活污水治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 15.3平方米……”在4月18日召开的汤阴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串串饱含民生温度的数字温暖着岳乡百姓的心。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过去的5年,汤阴县民生改善步履铿锵,社会事业改革成绩斐然,一系列接地气、暖民心的惠民政策给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也带来了蒸蒸日上的希望。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民生清单勾勒出一幅温馨的民生画卷。

规划引领 彰显城市品质

站在汤阴县长虹大道抬眼东望,平坦的道路、整洁的花带,令人感叹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新变化。2021年,该县投资1.8亿元,先后实施完成了长虹路东延、光明路南延等10个工程项目建设;投资0.86亿元,完成中兴大道等6条道路提升改造;投资0.15亿元,完成滨河南路雨污管网、行车道等工程……

安居才能乐业。住房建设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该县的棚户区改造工作进展顺利,投资25.4亿元的长虹路北棚改一期项目,主体已全部竣工,正在进行二次结构装饰装修、地下车库建设。同时,该县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也得到了百姓的认可。“现在小区的环境这么好,心里舒坦得很啊!”家住同德路社区的刘明星指着前不久改造一新的道路及新建的街心花园,乐呵呵地说。2021年,该县投资0.26亿元,改造老旧小区35个50栋楼房,惠及群众1022户。

今年,这些惠及百姓生活的项目还将继续大力实施。报告中提出,加快南北城区均衡发展,投资20亿元,启动永通大道改造提升、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完成长虹路北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加快总投资1.6亿元的德昌路北延、翠微路等工程建设进度,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实施总投资2.2亿元的7个城市基础设施灾后重建项目,大力整治城市“蜘蛛网”等顽疾,打造管线整治示范道路5条,深入推进窨井设施专项整治行动,并建立城市气象灾害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提升监测预警能力。

同时,汤阴县还将深度治理占道经营,加大迁移、取缔、整治、规范力度。新建改建车位1000个,努力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深化全域无垃圾治理和城市清洁行动,新建改建垃圾中转站5座,积极推进厨余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探索智慧城市建设,努力构建智能交通、智能停车、智能地下管网为一体的智能化城市管理体系,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协同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韩庄镇小庄村村民常银风能歌善舞,爱说爱笑。现在每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她都要组织村里的姐妹在路灯下唱歌跳舞,活跃乡村文化生活,提振村内文明氛围,讴歌村里的新气象、新面貌。

村民精神面貌的改观得益于近两年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小庄村借助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的大好机遇,下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清理陈年垃圾,拆除村内残垣断壁和私搭乱建,对村内大街小巷进行了硬化,并栽植了园林花木、行道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还规划统一了白墙灰边的农舍民居,绘制了文化墙,既整“面子”,又整“里子”,让村庄“颜值”焕然一新。

报告中提出,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又一场攻坚战,坚持“1+15”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六乱六清”整治行动。深入实施“镇容镇貌、村容村貌”提升工程,推进闲置庭院和残垣断壁整治,建设“美丽小镇”“四美乡村”“五美庭院”。今年将实施农村道路“户户通”工程,硬化87个村的背街小巷,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造户厕1950户,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改造供水管网38公里。

继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投资3.9亿元,推进灾后水毁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4200万元,新建高效节水灌溉农田2.6万亩。投资3000万元,实施省级优质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1个至2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全力保障农民基本权益。突出农民在“两块地”上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后续工作。持续抓好国家、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推行村集体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启动乡村产业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夯实乡村产业振兴的人才基础。

以人为本 满足群众期待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群众也将自发进行一系列庆祝活动,这就离不开群众文化阵地的建设。近年,在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汤阴县着力文化广场建设,集中展现乡风文化,打造更加开放、共享的文化服务阵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自2018年以来,菜园镇后皇甫村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了以庆祝丰收为主题的农耕运动会,玉米保龄球、剥花生、婆媳夹豆等比赛项目和比赛选材接地气,更贴近农民生活,无不饱含着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菜园镇各村文化广场主题活动各具特色,让农村群众心有所寄,成为传承传统文化、展现现代文明风采的鲜活载体。

报告中提出,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总投资5亿元的职教中心新校区、人和大道小学、崇文小学等项目建设。抓实抓细“双减”政策,开展好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实现“政府买服务、群众得实惠”。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加快总投资1.1亿元的医疗能力提升项目落地,增加 120名卫健系统工作人员,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融合发展医共体,更好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文物安全保护,投资690万元,完成6处文保单位修复工作。加快文化中心西区建设,启动投资4920万元的文化艺术博览馆建设,完成投资2700万元的村级综合性文化中心和全民健身馆建设。

全面加强社会保障。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扶持创新创业人员700人,实现新增就业4700人。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技能人才1.1万人。持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认真落实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丧葬补助金制度。扎实做好“一老一小”照护服务,探索符合汤阴县实际的高质量、可持续运营模式。投资6700万元,实施白营镇、伏道镇等4个乡镇敬老院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打造区域性养老中心。建设乡镇未成年人保护站11个,持续加大未成年人保护力度。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安阳惠民保”参保率,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