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1年9月9日 星期

“精品游”助力乡村振兴


□高 倩

据本报报道,市政协日前召开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专题协商会议,提出要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加快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此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中秋佳节临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游受到了人们欢迎。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在假日与家人到附近的网红村游玩,寻找返璞归真的朴素生活。我们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有助于形成“打包效应”,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比如,广州市从化区用3年时间打造了30条独具特色的“百里流溪”系列新乡村示范带,把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仅西和万花风情小镇去年全年累计接待游客约9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7000多万元。

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要让优势资源变成带动发展的真金白银。林州市黄华镇止方村曾被人戏称为“穷窝”,当地以纸坊街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采取依旧修旧的模式,打造了村史馆、驿站、特色民宿等。村内的音乐喷泉广场、“百果园”、水系景观,将村子带进了慢生活节奏。脱胎换骨的止方村迎来了各类观光旅游团,从一个不知名的穷山村蜕变为了网红村、富裕村。止方村用好当地特色资源把游客引进来,村民的腰包也就鼓了起来。

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为乡村迎来了客源,但要想让乡村游长盛不衰,还需要我们为乡村注入新的动力,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留住游客。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王家砭村以耀州古窑“十里窑场”遗址为依托,大力发展陶瓷产业,并在建设复兴少年宫时,把耀州瓷文化与少年宫的活动相结合,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中国的陶瓷文化。发展地方旅游产业,与地方文化紧密结合,当我们打造出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就能用新意吸引游客,用品质留住游客。

旅游精品线路为我们打开了乡村振兴的一扇门。各地应转变思想,变被动为主动,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用产业带动经济,用品质提升魅力,为乡村振兴赋能,让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所有新闻(含图片)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