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徐淑霞 通讯员 张晨阳
“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擘画了未来一个时期安阳发展的宏伟蓝图,对2021年经济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为全市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滑县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新时代富有影响力的区域性中等城市。”2月26日,滑县县委书记陈忠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谈起怎样推动滑县高质量发展,陈忠成竹在胸:“‘十四五’时期,滑县将主动融入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强市新格局,全面实施优化行政区域设置、二星级产业集聚区创建、大运河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三大行动’,加快高铁片区、滑东新区建设,深化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创建,进一步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第一方阵的地位。”
陈忠介绍,具体工作中,滑县一是坚定不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打造智能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三个百亿级主导产业集群,重点做好牧原屠宰加工、光明乳业深加工、三科智慧农商城、永发智能工厂、富士康工业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道口烧鸡、电线电缆、粮油机械、齿科材料等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引导三强、昌盛、银睿等医疗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路线;做优做强服务行业,加快道口古镇、黄河金堤遗址公园等文旅项目建设,以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能、添动力。二是不遗余力扩大开放招商。坚持向改革要动力、以开放促发展。创新招商模式,重点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市场换项目、以环境引企业、以政策强产业。深化“放管服”改革,巩固“三服务”活动成果,发扬“店小二”“暖保姆”精神,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家放心创业、安心发展。三是持久发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为统领,坚持铁心、铁面、铁腕治污,一体化推进空气、土壤、水源污染防治,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持续提高经济发展“含绿量”,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四是持续提升城市建设品位。深入开展百城提质工程,以高铁片区、滑东新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区道路建设、老旧小区改造,不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城市。加快郑济高铁、专用铁路、濮卫高速、安罗高速建设进度,推动滑县早日融入郑州大都市区半小时经济圈。五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以省级接续推进减贫工作衔接试点县为契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统筹推进“五个振兴”,努力走出一条彰显滑县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始终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坚决守好耕地红线,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培育一批“滑麦”品牌、小麦加工产品品牌、小麦良种品牌,全力打造新时期的国家粮食核心区。六是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继续加强党的建设,在锤炼坚强党性、夯实基层基础、培强干部队伍、锻造过硬作风上下功夫、求实效,以争的精神、拼的劲头干事业、抓落实,用党员干部的接续奋斗、苦干实干换取群众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竿。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滑县将鼓足干劲、加压奋进,全力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以优异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陈忠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