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咪
据本报报道,8月31日,内黄县 “乐享丰收、圆梦小康”网络主播签约及农村电商直播服务体系建设正式启动。这一项目将有助于提升内黄县农业以及农产品的品牌附加值,让电商直播销售走进千家万户,助力农民脱贫致富、圆梦小康。
在广袤的乡村,直播正成为新农活儿。 “直播带货”构建起一个个新消费场景,不仅拓宽了农产品销路渠道,而且也让当地群众有活干、有钱赚,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动力。
在贵州省贫困县,百香果变成了甜果脯,金刺梨酿成了刺梨汁,红辣椒制取出了辣红素……在北京举办的2020丰收节公益直播盛典上,长岭花生、汪清木耳、普安红茶等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大卖,切实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实践证明,“直播带货”可以打开农民致富新通道,助力消费扶贫和乡村振兴。如今,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助推农产品“出山出海”,山区产业扶贫得以突围、渐入佳境。
此外,“直播带货”还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平台。在云南省昆明市,一批批农产品经纪人从“直播带货”培训班毕业,他们在田间地头、果园鱼塘打开手机,开起了电商直播;在浙江衢州,当地建设了新农人主播基地和学院,已有超过1000名新农人主播接受了专业培训,其中年龄最大的学员已有67岁。如今,手机正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新农人大有可为。
当然,要实现“直播带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打通生产、加工、市场等诸多环节。政府部门要联通市场供需信息,建立人才供应链,完善相应的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平台、监管部门要加强直播行业的监督和引导,完善相关规则,畅通消费维权渠道。只有各方协同努力,才能让“直播带货”发挥更大的价值,助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