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明
吃火锅,菜剩了怎么办?据新华网报道,在全社会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大环境下,有一种餐饮浪费却被表象“隐形”了——在不少火锅店,有食客点了很多菜品之后,因为吃不完又不想打包,最后把剩下的菜全部“埋”于锅底。
火锅店里的“隐形”浪费现象提示我们,杜绝餐饮浪费,我们不能只追求表面上的“光盘”,看不见的食物浪费问题更应该值得我们关注。把剩菜“埋”进锅底,表面上是“光盘”了,但是造成的“隐形”浪费问题不容忽视。正如火锅店店员所说,火锅店的浪费主要存在于锅底浪费,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顾客点菜时要“手下留情”。
与火锅店的“隐形”浪费类似,以攀比消费、奢侈消费、任性消费等为特征的餐桌“隐形”浪费现象依然存在。比如商务宴、生日宴、升学宴、婚丧嫁娶等名目繁多的事件性消费,此类消费往往注重面子而不是肚子,从而造成了“隐形”浪费。
怎样从源头控制粮食浪费,已经引起不少餐饮企业的重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不少企业正在研究如何减少食材损耗,部分企业已出台相关措施减少浪费。全国工商联餐饮业委员会向所有委员单位发出“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倡议书,号召餐饮企业将制止浪费纳入生产、加工、服务的全过程。对餐饮企业来说,在原料的生产流通环节减少浪费更为重要,在备料时就应做好预测,科学备菜,减少损耗。
有媒体报道,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饮食习惯,各大高校纷纷运用科技手段,打造“智慧食堂”,比如天津职业大学引进的饭菜自动称量系统,食堂饭菜由按份售卖变为按量自选。这一系统被学生称为“节粮系统”。师生在使用自助打菜设备时,能够按需取量,一餐多菜,多菜少量,合理营养搭配,满足个人饮食营养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从源头杜绝了粮食浪费。
由此可见,只有从原料加工、菜品制作、备餐点餐等环节层层监管,才能有效制止餐饮“隐形”浪费,我们期待节约粮食早日成为社会主流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