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举世瞩目,人类在遇到摸不清的敌人时,都会因为自己处于被动的状态下而感到恐慌和束手无策。此前肺结核也曾因“十痨九死”引起过人类的无比恐慌,被称为“白色瘟疫”,虽然人类现在还没有完全战胜肺结核,但是经过100多年的研究,我们逐渐摸清了肺结核的元凶、传播途径以及药物的使用,一系列防治措施已经使肺结核得到了有效控制,人们也逐渐从恐慌中走了出来。
下面我们从七个方面对肺结核和新冠肺炎进行对比汇总,从而加深大家对两种不同疾病的认识,做好自我防护,远离肺结核,远离新冠肺炎。
一、致病元凶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属于细菌感染。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属于病毒感染。
二、症状
肺结核以持续咳嗽、咳痰2周以上为主要症状,有些患者伴咯血、午后低热、盗汗、乏力、消瘦、胸痛、呼吸困难等。
新冠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肌痛和腹泻等症状,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三、传染性
两者传染源主要都是患者,但传播途径不大相同。
肺结核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肺结核患者通过吐痰、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带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新冠肺炎主要以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四、高危人群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而对于肺结核,从发病数来看,肺结核多发于青壮年,但从发病率来看,老年人风险更高。以下7类人群是肺结核的高危人群:1.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2.免疫低下的人群;3.接受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4.HIV/AIDS人群;5.糖尿病患者;6.尘肺患者;7.其他特殊人群。
五、潜伏期
二者均有潜伏期,但不同的是,肺结核潜伏期可能很长、甚至终身潜伏,肺结核潜伏期一般认为没有传染性;而新冠肺炎的潜伏期一般为1天至14天,多为3天至7天,在潜伏期就已经开始传播,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六、治疗
肺结核:以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主,抗结核药物有20多种,包括一线抗结核药物和二线抗结核药物等,肺结核的治疗周期较长,一般至少需要持续治疗6个月以上。
新冠肺炎:以采取抗病毒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虽然目前没有特效药,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案,但许多症状通过对症处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病情,治疗周期比肺结核短很多。
不管哪种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都是最关键有效的方法。
七、预防
结核杆菌和新型冠状病毒都怕热、怕酒精,而且还怕紫外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呢?
第一招:切断传播途径。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时用手帕捂住口鼻或者戴口罩,患者用品及时消毒清洗等,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第二招:减少细菌、病毒数量。加强空气流通,开窗通风,尽量让阳光照进屋子里。居家每天都要开窗通风一段时间。
第三招:隔离。对具有传染性的患者实施隔离措施,积极配合治疗。
第四招:增强免疫力。加强锻炼、规律作息、健康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重要手段。
(市结核病防治所副所长、副主任医师屠永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