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新星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牵动着每个国人的心。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主战场,就在湖北武汉。
疫情就是命令!市第三人民医院闻令而动,迅速响应上级号召,选派人员组成了支援湖北医疗队。
一封封带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一个个迅速打包完毕的行囊、一张张无比坚定的面孔……2月2日、2月11日、2月19日,市第三人民医院组织3批8名队员先后奔赴湖北武汉开展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
勇担重任 带领战友冲锋在前
索瑞峰是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也是安阳市第一批支援湖北抗击疫情应急医疗队队长。作为一名58岁的老党员,面对一线疫情,索瑞峰没有丝毫犹豫和退却,他担任了安阳市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和“危重症医学医疗队”医师组组长,带队奔赴疫情防控最前沿,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克服困难、救治好患者。”在出征时,索瑞峰坚定地说:“我参加过抗击非典、甲流等重大疫情防控工作,有经验、也有信心完成任务!我一定会带好头,和队员们同心协力,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战役’,为疫情防控贡献‘安阳力量’!”
作为医疗队队长、又是队伍中的老大哥,索瑞峰不仅要负责医疗队的工作安排,还要时刻关注每一位队员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记者了解到,因为经常上夜班,休息不规律,索瑞峰的血压常有波动,身体也不太舒服,但他仍坚守岗位,努力救治每一位患者。
日前,中共河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印发《关于对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通报表扬的决定》,索瑞峰成为第一批受表彰的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市第三人民医院大外科护士长李桂梅担任河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护理组长,负责管理着一个大病区,分管100余名护士,病区患者均为新冠肺炎确诊危重症患者,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在疫情一线工作期间,这位拥有30多年护理管理经验的护士长从不叫苦喊累,将队内各项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李桂梅还积极带头组建了呼吸治疗小组、静疗小组、肺康复小组、心理护理小组、营养小组。
在李桂梅的带领下,病区积极开展了各项优质护理工作,每天利用病区的传呼系统播放一分钟健康教育、开展音乐疗法,加强患者心理疏导,落实基础护理……她切切实实地为患者的早日康复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李桂梅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她也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个人。
争做先锋 迎难而上坚守一线
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白志峰是河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增派队员。在值班岗位上接到支援湖北的通知后,白志峰毫不迟疑地收拾行装,强忍泪水与家人和妻儿匆匆道别,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抗击疫情的征程。他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奔赴一线,救治患者,我义不容辞!”
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医生李国涛是医院抗击疫情专家组成员,他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积极投身于医院疫情防控工作中,负责发热患者的检查、会诊。在得知支援湖北医疗队需要增派人员时,他积极主动报名参加,毅然递上了请战书。李国涛表示:“正值国家和人民需要医务工作者顶上去的时候,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呼吸科的医生,我不上谁上?”
宋艳芳是市第三人民医院急救站主管护师,在医院发出要支援武汉的消息后,她第一时间找到领导坚定地说:“我报名!随时可以出发!”没有丝毫犹豫和为难,宋艳芳发出了如此坚定的声音,这是一名共产党员本能的反应。
作为一名主管护师,宋艳芳有着15年的工作经验和过硬的专业技术优势,她利用有限的时间,争分夺秒地练习个人防护流程,学习相关防护知识。因为操作扎实,宋艳芳成为示范代表,为省医疗队员示范防护服的穿脱要领,并得到了武汉市中心医院专家的肯定。
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梁丽娟作为重症监护室的主管护师、业务骨干,面对疫情,她同样是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支援湖北医疗队。她坚定地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冲锋在前。正好我刚刚从上级医院进修了呼吸治疗师,能够把我的所学所会用到抗击疫情工作中去。我定会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梁丽娟的女儿只有3岁,正是需要母亲陪伴的年龄。但她却“狠心”丢下了女儿,义无反顾地加入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奔赴一线。目前,梁丽娟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法新城院区开展新冠肺炎一线救治工作,她入选了同济医院护理会诊专家团队的呼吸治疗组与肺康复组。
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二区护师王小星出身军人世家,武汉是父亲服兵役7年的城市。在得知医院要组织人员奔赴湖北支援武汉时,她没和家里人商量就火速报名,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说:“武汉是和我们家很有缘的一个城市,这次医疗队支援武汉,希望我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座城市留下自己的印记。”
当王小星确定自己在名单中时才告知家人,她对自己6岁的女儿说:“妈妈要去武汉和病毒‘打仗’,打赢了妈妈就回来了……”在武汉救治患者的工作中,她从不叫苦喊累,发挥着自己的全部能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使命。
在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中,最年轻的是出生于1993年的刘宁,她是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师。在刘宁出发前,她的父亲突发脑出血,但刘宁却没有留下照顾父亲,而是选择了救治更多患者,义无反顾地在请战书上按下红手印……
在武汉工作期间,刘宁也只能通过视频聊天看望住院的父亲。但她却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刘宁说:“国家有难,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救治患者我责无旁贷,相信病床上的父亲会理解我、支持我,并以我为荣!”
这群可敬可爱的医疗队队员与当地医护人员并肩战斗,在最困难、最危险的岗位上,他们勇敢地把使命责任、人民的安危扛在肩上,抱着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