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媒体链接: 安阳网| 安阳日报 | 安阳少年报
 
  
2019年11月12日 星期

王彦西的葡萄长得真“旺盛”


□本报记者 高 扬

10月21日一大早,46岁的王彦西像往常一样来到葡萄园里。他弯下腰来,仔细查看十几个引进的葡萄新品种的长势。

王彦西是内黄县中召乡王大吴村的一位普通村民。前几年,他创办了一家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还给它起了个响亮的名字——“旺盛”。

正像王彦西期盼的那样,如今他的葡萄产业越来越“旺盛”了。那么,当年他是怎么和葡萄结缘的呢?

“2003年以前,不光是我们王大吴村,就连中召乡都很少有人种植葡萄。”王彦西回忆说。那一年,他开始做起贩卖水果的生意,从山东、河北等地收购葡萄后运到濮阳市销售。慢慢地,王彦西与河北省威县的葡萄种植户熟悉了。 “当地果农给我讲,种一亩葡萄能收入六七千元。听到这个数字,我一下子来了精神。”王彦西马上联想到自己的村庄,当时村民还只是种着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一年忙碌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

如果换成种葡萄会怎样呢?有了这个念头后,王彦西在收购葡萄时,开始请教学习人家的种植和管理技术。从怎样平整土地开始学起,王彦西请教了当地不少的种植能手,还千方百计找来大本小本的专业书籍来看。经过努力,种植技术这一关算是过了。

对长年种植传统作物的王大吴村村民来说,种葡萄可是件新鲜事。大伙儿带着好奇和疑惑的目光,盯着王彦西种植的葡萄。2006年,这王彦西的葡萄丰收了,刚一上市求购电话便一个接一个,商家纷纷订购。当年,扣除种苗费、工时费、农药、化肥等开支,王彦西种植葡萄赚了几万元。

村民们开始向王彦西购买种苗,请他传授葡萄种植技术。此后的几年间,王彦西除了种植葡萄,还搞起了葡萄育苗,跟着王彦西种葡萄的村民越来越多。

到2009年,葡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销路忽然就成了卡脖子问题。“大家跟着我种葡萄,不能没有销路呀!”王彦西说,“当年,我抱着一箱箱葡萄开始南下跑市场,到新乡、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等地上门推销。一直到现在,这些客户都认我们的葡萄。”

为带动更多群众发家致富,王彦西牵头组建了内黄县旺盛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从育苗、化肥农药供应到技术管理、销售等,他的葡萄产业做大了。目前,该合作社有600多户果农,葡萄种植面积有266.7公顷。

“近年,合作社的葡萄种植面临品种单一的问题,原来的两个主要品种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求了。这不,我正在试种引进的十几个新品种,希望能找到适合这里气候和土壤的,让这些新品种在这里安下家来。”王彦西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葡萄秧,眼里满是期待与柔情。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网、安阳少年报、河南手机报安阳版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