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亚杰
对企业产品,他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对家乡发展他力求尽我所能做贡献、投身公益勇争先,对经济发展他履职尽责重考察、献言献策备提案。8月16日,在位于龙泉镇孟家庄村的安阳市大为冶金耐材有限公司办公室,与李金柱言谈之间,记者感受到这位龙安区企业家对事业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1985年辍学后,李金柱一时感到迷茫。为了生计,他贩卖过瓜果、收购过废啤酒瓶、在街头做过爆米花……李金柱从最苦最累的小买卖开始做起,因为没挣到钱,他又开始跟着师傅做铁合金方面的工人、业务员。
“后来,我学到了一点东西,于是开始单干,还是做铁合金相关的业务。最初,我自己建厂生产铁合金产品时,因为场地有限,只能把货存在别人的厂子里。后来又做了几年,才有了一定的积蓄,于是扩大了生产,建立了存货场地。”李金柱回忆起创业往事,颇为感慨地说,他所有创业的资金都是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如今,他的公司年产值在3000余万元,纳税30余万元。
李金柱说:“当初母亲的愿望是我一年能挣2万,没想到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公司,产值还这么大。不过我始终都不敢忘记过去的苦日子、穷日子,一直要求自己端端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多做公益事业。”上门慰问老年人、为贫困学生助学、支持龙泉镇疫情防控……只要需要李金柱,他就会踊跃地出钱出力,他时常念叨一句话:“我就是农村人,能不为农村、农民做点事吗?”说起脱贫攻坚,李金柱说:“在搞扶贫的过程中,很多部门、很多人都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我也希望自己能为贫困群众做点事情,购买慰问品、发放福利是很常见的。”除了在物质方面让贫困户享受到实惠,近年他还特别留意贫困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多次邀请文艺团队下乡到村,为村民送上精彩演出,助推乡村文化建设。
2017年,李金柱在龙安区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区政协委员,从此他肩上多了一份责任。作为政协委员,他的很多提案聚焦民生议题,具有浓重的烟火气息。针对一些河道水量日减甚至出现干涸影响居民饮水的问题,针对环保措施达标企业因政策“一刀切”而被禁止开工影响生产和工人就业的问题,针对农村道路限高杆标准设置影响车辆通行、物流流通的问题,李金柱都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整理数据、汇总材料,相应地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提案,这些提案得到了区政协的积极反馈。
“主动捐款捐物,是因为我是从农村走出去的企业家,理应反馈社会、回报乡亲,这是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聚焦民生,在调查的基础上建言献策,这是在履职尽责。”李金柱说,“我非常珍惜区政协委员这个身份,我会牢记使命和责任,主动担当作为,继续为龙安区社会经济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