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孙建国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潘志伟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市科创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梁中杰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郝建尤
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副主任 苏 冰
主持人
市委宣传部舆情信息科科长、外宣办负责人 索全兵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9日
本报讯 (记者 刘 斐)9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焦‘两高四着力’ 聚力‘五个强市’建设”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制造强市专场,重点介绍我市制造业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建国介绍,我市作为河南省老工业基地城市,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打造的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近年来以制造强市建设为目标,聚焦动能转换与智改数转,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制造基础坚实稳固。我市产业基础扎实,工业门类丰富,覆盖41个大类中的36个,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超80%,涵盖31个制造大类中的30个。截至今年8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71家,营业收入2242亿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低介电电子纱打破欧美垄断,冷轧硅钢等产业兴起。同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18.9%,较2020年提升8.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38.6%,提升14.5个百分点。创新动力强劲,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出多个创新主体。发展后劲充沛,2024年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57.5%、39.9%、16.6%、14.1%。
“三化”引领转型升级。我市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高端化成果显著,近两年4个批次103个项目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项目清单,9个项目获6.01亿元银行贷款支持。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形成,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6家等。通过精准宣传惠企政策,精准扶持100家先进制造业“四梁八柱”企业,166家规上工业企业获满负荷生产奖励2980万元,获评企业数增长10.7%,奖励资金增长23%,有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智能化赋能成效突出,“十四五”规划以来实施252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84.68亿元,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91.77%,拥有多个省级智能工厂,5G基站累计达9412个,企业上云累计8240家次。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省级数字化转型标杆称号,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成投用。绿色化提标明显,“十四五”规划以来,我市国家级、省级绿色制造名单企业(园区)大幅增加,中盈化肥获国家级能效领跑者和水效领跑双重荣誉。
“三业”并进动力强劲。传统产业优势凸显,钢铁整合升级项目顺利推进,焦炭行业装备水平提升,豫之锦特高支纱线品质领先,画宝刚烧鸡实现生产流程智能化升级。今年1 月至8月,传统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新兴产业全面崛起,制订《安阳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多家企业项目推进,光远新材实现国产化替代,旭阳光电牵头成立省精密玻璃产业研究院,东部医疗康复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带正在形成。同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未来产业赋能聚势。聚焦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6大方向,以及人工智能产业、新一代电子材料、新型储能、氢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康复医疗器械等12个产业发展“新赛道”,制定实施《安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方案2025~2030年》。中原高新区被列入省级未来产业发展先导区培育名单,加氢站建设推进,多家企业建成相关装置,翔宇医疗脑机接口技术助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