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林州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合涧镇:

织密一张网 揽住千万事

□本报记者 郭荣 通讯员 宋宇静

今年以来,合涧镇积极构建全域覆盖的“一张网”治理体系,将网格员打造成扎根基层的贴心人。他们下沉一线、贴近群众,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化解民忧,稳稳兜住千万件民生事。

政策宣讲“面对面”。“大姐,您看咱村新修订的村规民约,特意加了‘婚事新办不攀比’这一条,不搞大操大办,既节省开支又少麻烦,多划算!”9月25日午后,在郭家园村文化广场,网格员王艳芳手持修订后的村规民约,结合身边事向村民讲解。为让政策理论跳出“书面语”、文明理念告别“空口号”,合涧镇网格员化身接地气的政策宣传员,紧扣村民生产生活日常,把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内容,转化为村民听得懂、愿意听的家常话,用鲜活案例代替生硬说教,让文明新风顺着“网格线”吹进家家户户,为乡村治理筑牢思想根基。

走访排查“点对点”。“大爷,最近降温了,您可得注意保暖,一会儿我帮您把插线板仔细检查一遍。”9月25日下午,小屯村网格员赵庆平一边询问独居老人的饮食起居与身体状况,一边贴心叮嘱用电用气安全,同时将网格内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的基本信息,以及村民随口提及的诉求与难题,逐一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在合涧镇,像赵庆平这样的网格员还有很多。他们始终秉持“问题早发现、矛盾早处置”原则,坚持日常走访摸民情、现场调解矛盾。截至目前,小屯村网格员已成功化解村民纠纷20余起,用脚步丈量民生,用真心贴近民心,让干群关系在细致服务中愈发紧密。

田间治理“实打实”。眼下正值“三秋”生产的关键期,合涧镇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网格员同步开启“田间办公”模式。“这片玉米地收割后,秸秆堆在路边不仅影响农机通行,还容易引发火灾隐患。”在马军池村的农田里,网格员与村干部正组织机械,对田间残留的秸秆、玉米皮等易燃物开展“拉网式”清运。为保障秋收安全、推动秸秆禁烧工作落地,各村均组织村干部、网格员组成专项队伍,聚焦农田道路两侧、地块边缘、沟壑等重点区域,开展全天候巡查,以“源头清理”推动秸秆禁烧落实,切实筑牢秋季防火墙。

禁烧宣传“线连线”。“严禁露天焚烧秸秆,违者将依法处罚……”合涧镇巡逻车的嘹亮广播声,在乡村道路间回荡。东南公路、壶台线等主干道两侧,禁烧宣传条幅整齐悬挂,构成一道亮眼的防火宣传长廊;走进村内,田间小路、文化广场及主要街巷口都悬挂着醒目的禁烧标语。如今,合涧镇已形成“抬头见标语、耳边听政策”的浓厚宣传氛围,让“不能烧、不敢烧、不想烧”的理念深入每一个村民的头脑。

从村里琐事到田间治理,从政策传递到隐患排查,合涧镇的网格员以实干担当激活网格化治理“神经末梢”。这张覆盖全镇的“治理网”,正将千万民生事牢牢兜住,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